裙裳作为汉服之下裳,其产生的年代久远。早在远古时期,人们为了抵御寒冷,用树叶或者兽皮连在一起,形成了裙子的雏形。据东汉末年刘熙撰写的《释名·释衣服》上说,“裙”,“群”也,即把许多小片树叶和兽皮连接起来。相传在4000度年前,黄帝即定下“上衣下裳”的制度,规定不同地位的人着不同颜色的衣裳。那时的“裳”就是裙子。五代《实录》说:“古所贵衣裳连,下有裙随衣色而有缘(沿边而装饰曰‘缘’);尧舜已降,有六破(破者,析也,即皱褶)及直缝,皆去缘;商周以其太质,加绣花,上缀五色。盖自垂衣裳则有之,后世加文饰耳。”
夏商周时期,中原华夏族的服饰是上衣下裳,束发右衽。河南安阳出土的石雕奴隶主雕像头戴扁帽,身穿右衽交领衣,下着裙,腰束大带,扎裹腿,穿翘尖鞋。这大体反映了商代裙裳的情况。
在春秋战国时代,人们普遍着上衣与下裳相连的深衣。汉代时裙子流传开来,不过上衣甚短,裙子甚长,现存的汉代陶俑、舞伎俑所着服饰就有如此明确的反映。那时裙子都有褶皱,即所谓“褶裥裙”。普通男子也有穿短襦裙的,一般人们在劳动时将裙撩起来塞在腰间,以便于劳动。《三国志·魏志·管宁传》载,“(管)宁常着皂帽,布襦袴、布裙”。
魏晋以后,裙子的式样不断增多,除了普通的长裙之外,还有绛色纱复裙、丹碧纱纹双裙、丹纹杯文罗裙等名目。两晋十六国时期,流行“间色裙”。据《宋书·羊欣传》载,王献之做吴太守时,曾趁羊欣睡觉时在羊欣所穿新白绢裙子上题书数幅而去。羊欣本善书,得此真迹,书法大有长进。裙子是六朝时富贵子弟的常见装束,有“裙屐少年”之称。《北史·邢峦传》载“萧深藻是裙屐少年,未治政务”即可为证。
隋代的裙子样式基本承袭南北朝时的风格,下长曳地的长裙在隋代特别受到人们的欢迎,间色裙在这个时期依然为人们所采用。唐代的裙子长度及裙幅与前代相比都有明显的增加,这使裙子更加蓬勃丰满,被各个阶层所钟爱。
宋代因袭了唐代的襦裙,将其作为日常生活中的主要服饰。宋代的裙子色彩以素雅为主,裙身仍然很宽,有六幅、八幅、十二幅的形式,共同的特征是折裥很多。裙子上的纹饰更是丰富多彩,有彩绘的,有染缬的,有作销金刺绣的,有缀珍珠的……裙子的色彩以郁金香根染的黄色最为高贵;也有红色裙,是歌舞伎穿的;而色彩艳丽的石榴裙最负盛名。由于受少数民族服饰的影响,宋代襦裙的衣襟形式可左可右,以右为主;在裙子中间的飘带上常挂有一个玉制的圆环饰物——“玉环绶”,用来压住裙幅,使裙子在人体运动时不至于随风飘舞而失优雅庄重之仪。
辽金元时期是少数民族执政的时代,这个时期汉族所用的裙式基本上沿袭宋代遗至,少数民族裙则较多地保留了本民族的特色。襦辽金时期的契丹、女真族,多穿一种襜裙,颜色以深暗为主,上绣连枝花木,周深折为六裥,通常穿在团衫之下。
明代恢复了汉族传统,裙子形制仍然保存着唐宋特色。曾风靡于唐代的红裙到了明代再度流行。明代流行长裙,且花式繁多,品种各异。《水浒传》中说:“(洪教头)脱衣裳,拽扎起裙子,掣条棒,使个旗鼓……”成化年间(1465-1487)年,京城时兴一种“马尾裙”,裙式蓬大,舒适美观,传入京师后,京师人多“买服之”。据记载,最初能织做这种裙子的人很少,价钱昂贵,因此只在一些富商贵公子中流行,以后商家及贩售者增多,“于是无贵无贱,服者日盛”,至成化末年,连朝官亦“多服之者矣”(陆容《菽园杂记》)。
清代,汉族“上衣下裳”的制度被破坏,裙子基本退出男装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