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在大学的时候,我是不敢问这个问题的,生怕学校汉服社的哥哥姐姐们diss我。但从校园到职场,每次看到天府广场、春熙路有很多身穿汉服出行的同学时,我都忍不住想跟他们请教:
穿汉服的时候为什么要搭配运动鞋、双肩背包、黑框眼镜?
然未果,因为怂!
但关于汉服的争议,一直都是存在的。外界以作壁上观的姿态,静静看着汉服圈风云变化。而内部,早已形成了一条鄙视链,不同圈层的群体互相质疑。关于汉服鄙视链,大概是这样的:
复原党,怀揣着还原华夏真正风貌的毕生心愿,埋首故纸文物、典籍文书中,从历史入手,以形制为基础,以汉服复兴为最高目标,还原汉族传统服饰的本来面貌。
所以,汉服为什么要改良?改良之后还能叫汉服吗?
然而改良党并不觉得,他们以现代审美和生活习惯为基础,汉服改良既传承正统,又推陈出新美美哒,何乐而不为?让大家一时接受汉服不容易,为什么不退一步先让大家接受一件“漂亮的衣服”?况且,我们的质量也很好!!!
说起质量,最让人诟病的当属影楼风汉服,上到玛丽苏宫廷剧,下至coser的漫展造型、文化古镇的摄影基地。 影楼风汉服以其低廉的价格,短暂的工期成为大部分人最容易接触到的“汉服”。但对复原党和改良党来说,它的存在无疑跟吃了苍蝇一样难受。
骂归骂,影楼风汉服照样养活了一大批淘宝卖家,养活他们的一部分订单则来自学校及xx文化社团。
改良党:做人,就是要美美哒,身穿汉族服饰,不能掉档次
复原党:你们都走,我不想跟你们说话
吃瓜大众:我就静静地看着,不说一句话,然而内心
除了鄙视链,汉服圈还被分为不同的圈层,圈层之间情感复杂:理解、勉强接受、质疑,但面对外界的疑问,他们就会团结起来一致对外,统一观点:
汉服,是极好的
圈层可大概分为两类
汉文化传播者
是以汉服复兴为终极目标,将汉服作为具象载体,旨在弘扬汉族传统文化的一群人
汉服爱好者
是为了汉服而穿汉服的一群狂热的汉服爱好者,无关文化,只在喜好
虽然这两个群体有重合相似之处,但他们本身的存在意义就是不一样的。前者面对后者,有一些无奈的大度:
“我们可以接纳他们,他们不能理解我们”
但也许对少部分极端的汉服爱好者来说,被接纳与否,完全不重要。
部分纯粹的汉服爱好者,对形制、正统、文化没太多执念,甚至本质上把穿汉服出行等同于“穿漂亮独特的衣服逛街”,面对丸子的疑问,他们也许会甩一记白眼说:“你管我?”,毕竟各穿各人衣,他们完全有理由这样反驳。
汉文化传播者的态度会温和一些,他们仿佛更愿意跟外界对话,以此来宣传自己的理念。对于外界“汉服奇怪搭配”的疑问,他们真诚而不失礼貌地告诉丸子:
“这没什么问题,这是文化的融合,我们宣扬的是汉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汉服。”
他们会深刻理解汉服是汉族传统服饰,而不是汉朝或者其他。他们的活动形式不仅仅是穿汉服,礼、乐、射、御、书、数,六艺所有跟汉文化有关的东西也在他们传播的范围。
所以,当我们想当然地把【穿汉服】理解为一种文化现象时,或许是真的想太多!汉服可以作为传统文化的载体,但穿汉服的人却是“我们各人住在各人的衣服里 ”的个体。
有笔者写:“要拾起一个丢了300年的东西势必会经历漫长的过程,也会闹很多笑话”。当我们还不能理解它的时候,至少不要因为某种不恰当的行为给文化本身扣上一顶蔑视的帽子。
反过来说,如果一种文化的传播形式很容易被不了解该文化大众误解成文化本身,作为文化传播者,是否更应该注重文化传播的细节?找寻更好的方式和传播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