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坐红窗静如女。
为他人作嫁时衣,
赤手偏工压金缕。
——《男工绣》
提起中国刺绣,苏、湘、蜀、粤四大名绣可谓是妇孺皆知,蜚声中外。然而还有一种刺绣,融合四大名绣之长,却鲜为人知。这就是杭绣。
杭绣工艺很繁琐,一幅作品要经过画稿,配线,描稿,盘金,盘银数道工序。在刺绣技艺上,杭绣吸收并融合苏、湘、蜀、粤四大名绣之长,绣法多变,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以盎金绣、包金绣、银线绣、彩丝绣等著称于世。盎金绣,金碧辉煌,雍容华贵;包金绣,层次分明,交相辉映;银线绣,古朴文雅,素而不俗;彩线绣,细密艳丽,形象活泼。
据记载,南宋时杭州的后市街、天水桥、三元坊、弼教坊一带有刺绣作坊10余处,从事官服图谱、花轿帐幔、供桌圆屏、佛堂挂幡、龙船稍旗、神服戏装乃至嫁妆衣饰等绣制,刺绣艺人约200余人,以男工为主。因此,行业中形成了只收男工不收女工的规矩,由于从事杭绣的多为男工,因此也被成为“男工绣”。
杭绣的鼎盛时期
南宋之初,杭绣最精华的“金银彩绣”曾为皇家垄断,因此也称“宫廷绣”。南宋朝廷设有管理机构少府监,少府监下属五大院,专事监制皇宫内苑的服饰、乘舆和祭祀仪仗用品。其中文绣院专掌摹绣,有300多名技艺出众的绣工画师。绣工均为男性,所出绣品沉静雅丽、雍容华贵、柔中带刚,也因此直接引领了男工绣的流行。
当时上自天子下至百官,所着朝服冠带无不以绣工精美为时尚。朝廷做派如此,民间跟风。随着绣品需求量的大增,杭州刺绣行业极为发达,专业绣坊沿街依市,自成气候,专绣官服图谱、花轿帐幔、供桌围屏、佛堂挂幡、龙船梢旗、戏装嫁衣等。这些民间作坊的绣工也以男性为主,此风沿袭直至民国,成为杭绣的一大特点,在众多刺绣流派中堪称一绝。
辉煌之后
及至清末民初,杭州羊坝头还是戏服刺绣的集中地。后市街、三元坊、弼教坊、天水桥一带有二十多家绣坊,以“超祥春”“范聚源”等字号最为出名,男绣工达上千人。上世纪二十年代,杭州还有十多处民间刺绣作坊,杭州籍的刺绣艺人有二百多名。1936年,还有史泉源、史泉兴、史源永、宏泰、华昌等两家绣庄和5家绣店,从业人员二十多人。
1956年,市政府组织仅存的7位杭绣老艺人王桂尧、王长发、张金发、楼宝土、杨荣生、俞天相、杨柏林,成立了“杭州美艺锦绣合作社”(即杭州剧装戏具厂前身),主要从事戏装戏具的绣制,男工绣的技艺得以延续。
1985年,杭绣老艺人张金发收了最后一个弟子赵亦军,此时杭绣已如深谷幽兰,鲜为人知。
最后的男工绣
建国后,杭绣被评为杭州市第一批及浙江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男工绣艺人赵亦军则是唯一的传承人。如今,年近七十的赵亦军对师傅张金发当年的落寞感同身受,自从师傅手中接过杭绣衣钵,他一直绣得形单影只,被称“孤独的男工绣”。当年杭州工艺美术学校首届刺绣班的30多位同学,最后只剩下三位还在搞专业,6名男生中只有赵亦军一人坚持下来。
他降低要求,不再限制传男不传女的旧俗。目前他唯一签过师徒协议的是一名今年18周岁即将跨入大学校门的杭州女孩,小姑娘选择的专业是服装设计与工程,对美学有一定基础,对杭绣兴趣很浓。赵亦军说,学艺是件苦差事,一定要喜欢,要耐得住寂寞。
《观经图》是赵亦军巅峰时期的作品,高1.84米,宽1.67米。正面包括532个佛教人物,背面是《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全文,这样的巨制在杭绣的历史上也是绝无仅有。
这副作品耗尽他16年的心血。绣《观经图》第一针时是1994年,赵亦军49岁,满头黑发,体重130多斤,到2010年《观经图》收官装裱时,赵亦军已是满头白发。
如今只要有社会团体或者组织想要宣传推广杭绣,赵亦军都愿意奉献自己的力量。目前,尽可能多创作一些优秀作品,向世人展示杭绣魅力,为杭绣正名是赵亦军最大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