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弁服

皮弁服是明代皇帝、皇太子及亲王、世子、郡王的朝服。皇帝在朔望视朝、降诏、降香、进表、四夷朝贡、外官朝觐、策士传胪时穿皮弁服(嘉靖时定祭太岁、山川等神亦穿皮弁服)。《明实录》记载,洪武二十四年,明太祖以百官侍朝皆穿公服,而皇帝独穿便服,“非所以示表仪”,于是命礼部仿效古制,作皮弁、绛袍、玄圭以临群臣。《大明会典》所录洪武时期的皮弁服制度为:“皮弁,用乌纱冒之,前后各十二缝,每缝中缀五采玉十二以为饰;玉簪导;红组缨;其服绛纱衣,蔽膝随衣色;白玉佩;革带;玉钩<角枼>(dié);绯白大带;白袜、黑舄。”永乐三年又对皇帝皮弁服作了更详细的规定,并一直沿用至明末。

皮弁(biàn)

明代皮弁以黑纱冒于外,不用皮革。明神宗定陵出土了一顶皇帝皮弁实物:皮弁高19.4厘米、口径19厘米,以细竹丝编结成六角形网格状作为内胎,上髹黑漆,内衬红素绢一层,外敷黑纱三层,口沿里侧衬3.3厘米宽红素罗一道,口外沿用金箔贴成金箍一道(宽0.8厘米),前后钉有长方形金池一对,前面者长4.8、宽2.5厘米,后面者长4、宽2.2厘米。弁身分十二缝,每缝内钉包金竹丝一缕,缀四色玉珠九颗与珍珠三颗(制度为每缝用五彩玉珠十二,以赤、白、青、黃、黑为序排列)。用玉簪(实物分为两段),系以朱纮、朱缨,贯簪处有葵花形金簪纽(径3.2厘米)一对,系缨处有金缨纽(径2.6厘米)二对。朱纮悬系方式与冕相同,即一端系于左侧玉簪(簪脚)上,再从颔下绕过,系于右侧玉簪(簪首)上,余端下垂。

绛纱袍

皮弁服上衣为大红色,故称绛纱袍或绛纱衣,交领、大袖,领、袖、衣襟等处皆施本色缘边,衣身不加任何纹饰(不用十二章等)。

红裳(cháng)

皮弁服下裳与冕服(永乐制度)所用相同,红色,分为前后两片,前片三幅,后片四幅,共裳腰,裳幅上折有襞积(褶子)。裳前后片的两侧与底边施本色缘边(即綼和裼)。红裳上亦不织章纹。

中单、蔽膝

皮弁服中单为深衣形制,用素纱制作,交领,大袖,衣身上下分裁,腰部以下用十二幅拼缝。领、袖、衣襟均施红色缘边,领部织有黻纹十三个。蔽膝为红色,施本色缘,形制与冕服蔽膝相同,不加纹饰,上缀玉钩一对,用以悬挂。

玉圭(脊圭)

玉圭长度与冕服之圭相同(合周尺一尺二寸),上尖、下方,正面中间有脊,两侧各有一道凹槽,槽内突起一条抹角圆棱(即《会典》所称“双植纹”)。玉圭下部套以黄绮,并有玉圭袋用来装纳玉圭,袋身饰金龙纹,底部有半圆形盖。

大带、玉佩、小绶、大绶、袜、舄

都和冕服所用相同(皮弁服不用革带)。大带为素(白色)表、朱(红色)里,分束腰和垂带两部分,束腰部分以纽襻扣纽系,缀假结与假耳,腰、结、耳用红色缘边(綼),垂带用绿色缘边。大带结上另系有素色丝带(即纽约)。玉佩两组,由金钩、珩(héng)、瑀(yǔ)、琚(jū)、玉花、玉滴、璜、冲牙及玉珠串组成,瑑云龙纹并描金。玉佩下副以小绶一对,颜色、纹样与大绶相同。大绶用黄、白、赤、玄、缥、绿六彩织成,纁色织物衬里,绶上垂有六条小绶(织带),用色与大绶六彩同,分三组编结并悬挂龙纹玉环三枚。袜、舄皆赤色。

•通天冠服

明初曾参考宋代制度制作通天冠服。洪武元年定,皇帝在郊庙之前省牲、皇太子诸王冠婚、醮戒以及社稷等祀时穿通天冠服。但从《明实录》等史料记载来看,洪武十年之后基本没有皇帝使用通天冠服的记录,《大明会典》所载冠服制度中也没有收入通天冠服,可能是洪武中期以后已经不用,其功能大部分被皮弁服代替。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