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始于商,终于明末清初,清朝入关,剃发易服,汉服就此终亡。

古人云:“黄帝垂衣裳而天下治”,但在未有考古实物支持的年代之前,汉服最早的出现应该是殷商时期。约五千年前,中国在新石器时代,就产生了原始的农业和纺织业,开始用织成的麻布来做衣服,后又发明了饲蚕和丝纺,人们的衣冠服饰日臻完备。

殷商以后,冠服制度初步建立,西周时,服饰制度逐渐形成。周代后期,由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都发生了急剧的变化,特别是百家学说对服饰的完善有着一定的影响,诸侯国间的衣冠服饰及风俗习惯上都开始有着明显的不同,并创造了深衣。冠服制被纳入了“礼治”的范围,成了礼仪的表现形式,从此中国的衣冠服制更加详备。

秦统一中国以后,建立了各项制度,其中也包括衣冠制度。汉初,大体沿袭了秦制。至东汉明帝,参照三代和秦的服饰制度,确立了以冠帽为区分等级主要标志的汉代冠服制度。

汉朝服饰在整体上呈现凝重、典雅的风格。秦汉时期的男子,主要穿着的是一种宽衣大袖的袍服,主要分为曲裾袍和直裾袍两类,除了祭祀和朝会以外,其他场合均可穿着。汉代时期的另一个特点是实行配绶制度。汉代女子一般都将头发向后梳掠,绾成一个髻。髻式名目繁多,不可胜举。此外贵族女子头上还插步摇、花钗作装饰。奴婢则多用巾裹头。汉代女子的礼服是深衣,与战国时不同。还有穿襦裙和裤的。汉代对鞋也有严格的等级规定。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服饰,受到社会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的影响,由魏晋的仍循秦汉旧制发展到南北朝时期各民族的相互影响、相互吸收、渐趋融合。这一时期的服饰主要以自然洒脱、清秀空疏为特点。

唐代服饰承上启下,法服和常服同时并行。法服是传统的礼服,包括冠、冕、衣、裳等;常服又称公服,是一般性正式场合所着服饰,包括圆领袍衫、幞头、革带、长筒靴等。平民多着白衣。唐代女子的髻式繁复。还有在髻鬓上插金钗、犀牛梳篦的,贵族女子面部化妆成鹅黄、花钿、妆靥等。唐代女服主要为裙、衫、帔。

宋代服饰大体上沿袭了隋唐旧制。但由于宋朝长年处于内忧外患交并之中,加上程朱理学等因素的影响,这一时期的服饰崇尚简朴、严谨、含蓄。

朱熹所制朱子深衣

满清入关之后,正式颁布剃发令的时间为顺治二年农历六月十五日(1645年7月8日),至此,汉服被迫走向消亡。

剃发易服是明末清初时期满清统治者以“不从者斩”为手段,强令其统治下的全国各民族,主要针对汉族、蒙古族及其它南方少数民族等,改剃满族发型,改着著满清服饰的政策。满清政府为灭绝汉文化,从蕴涵汉文化的汉民族服饰入手,摧毁汉族的民族意识与民族自尊,颁布“剃发令”,压制了汉族的文化与思想。

如今,在汉服消亡了三百六十年后,二十世纪初,汉服复兴运动兴起,汉服重新回到人们眼中。汉服复兴运动不是复古,不是穿越,而是找回汉民族的民族文化,汉服如同汉字、汉语一样是汉民族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虽然如今汉服复兴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与不解,但越来越多的汉服同袍加入了复兴汉民族服装的行列中,华章相信,总有一天汉服会重新回到我们的生活中来,汉民族将不再是一个赤裸的民族!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