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时尚圈因为「国服」一事闹得沸沸扬扬,其实何谓「国服」?一般所见的旗袍又是什么?一说「唐宋在日本、大明在韩国、大清在中国、民国在台湾」,衣饰也是如此。一起看看前朝衣冠如何演变:

图左为传统汉服,图右为汉服时装

汉服一般而言是指黄帝即位,直到明末的四千多年间,华夏子民的日常衣装,为汉族最正统的服饰,体现古时礼仪之邦的精神文化。元朝是第一个由外族统治的朝代,宋亡厓山一役全部有识之士殉国,造成四千年历史文化断层,但所幸汉服仍被保留下来,直到明末。

汉服基本特点是「交领右衽、宽衣系带」。细节随各朝代更替、身份、地位、节庆等,在颜色或刺绣等各有变化,或袖变长,或加上纹饰,例如唐朝衣饰是类近日本的和服的贴身衣,明朝贴较类近韩装的宽袍大袖,但大体皆是如此。

清朝的历史大家应该略有所闻,满清入关后清政府强制汉人剃髮留辫易服,不从者斩,汉服从此失去立足之地,之后纵有数次复兴,也是满蒙化的汉服。

但,但我们现在所见的高贵旗袍,原来和满清「旗人之袍」并无直接关系,而是辛亥革命后,以旗人之袍为基础改良的服装,是西方思想兴起的象徵。上海在民初时期将旗袍改良后,开始于上流社会之间流行。男装渐渐发展成长衫模样,女装则根据西方风尚剪裁,并将下摆改短至膝盖处,展现女性体态的曲线美,亦代表著西化新事物的引领地位。不说不知,原来带起旗袍潮流的,竟然是当时的女学生呢。

以孙中山命名的中山装,其实演变自当时同盟会,对日本洋军服的模仿。经过多次改良,现在我们所见的中山装,样式严谨。八字形领口,袖口三粒钮扣,代表三民主义,和自由、平等、博爱的共和理念;前门襟正中5粒明纽扣,代表五权宪法;左右上下对称的四个口袋,代表礼义廉耻;裤有两个侧裤袋和一个带盖的后口袋,挽裤脚。

国民党迁到台湾后,中山装渐渐式微,但大陆由于对外封闭,使得中山装流行了三十年之久,更令欧美人留下了「中山装 = 中国共产党或革命」的印象,甚至连历年国家领导人出席国庆活动时也穿著中山装;朝鲜的金正恩亦以此作为「革命继承者」的象徵。

看过这些介绍之后,看来最能提倡「体现中华文化特点」的,该是汉服了吧!有此一说:宋亡之后无中国,明亡之后无华夏。经过元朝、清朝的文化断层,加上那十年文化大浩劫之后,这套代表「中华五千年文明」和「礼仪之邦」的沉重汉服,现在的人,可否穿得脸不红、气不喘?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