幅宽又称“门幅”,专业定义是指织物横向两边的垂直距离。如织物有边,则会有外幅宽和内幅宽之分。外幅宽为包含边缘的幅宽,内幅宽是除去边缘的幅宽,为一种织物的有效幅宽。

幅宽的尺寸,始终是伴随着服装款式的变迁、机械设备的改进而不断发生变化。

古代的布料因为受到织造设备的制约,相对现在显得狭窄很多。

古代的幅宽是和汉服的裁剪制作息息相关的。

下面我就列举古代部分朝代的幅宽、匹长参数,以供各位研究之便。

(幅宽、匹长为古尺的长度,古今尺度换算,后面有表)

下面是幅宽参数

朝 代—幅 宽—折 合 市 尺—折 合 厘 米—参 考 文 献

西周—–2.2——–1.3150————43.83————《汉书》

汉——–2.2——–1.5247————50.82———–《汉书》

唐——–1.8——–1.6811————56.03———–《新唐书》

宋——–2.0——–1.8450————61.49———–

明—–2.0~1.8—–1.8679————-62.26———–《明会典》

下面是匹长参数

朝 代—匹 长—折 合 市 尺—折 合 厘 米—参 考 文 献

西周—–40———-23.92————797.25————《汉书》

汉——–40———-27.74————915.58————《汉书》

唐——–40———-37.3574———1245.12———–《新唐书》

宋——–40———-36.9009———1229.90———–

明——35~32——–32.68———–1089.22———–《明会典》

最后我还整理了一下古今尺度换算

以下皆有考古实物参考,皆有各地出土的尺(牙、竹、木、铜、骨等)为基准。

但是由于古代的计量不可能像我们今天那样精确,以及出土古尺残损的问题,可能到时同一朝代的数据出现一些小范围的波动,有的时期只有一件出土,所以就会存在一个确定数字。但这个数字只能代表这个时代的一个参考范围,不是绝对数。除裁衣尺外,古代还有营造尺、 天文尺、调律尺等特殊用尺,这些尺的长度和裁衣尺是不相一致的。本表参考大多为裁衣尺或接近裁衣尺长度的常用尺。特在此说明。

朝代————–折合厘米

商—————15.78~15.80

战国————-23.10

西汉————-23.10~23.60

新—————23.03

东汉————-22.95~23.75

三国(魏)——-23.80

三国(吴)——-23.50~24.20

西晋————-24.30~24.50

后凉————-24.20

北凉————-24.50

南朝————-25.00~25.20

北魏————-30.90

唐—————29.71~31.20

北宋————-30.80~31.70

南宋————-27.00~28.30

明—————34.50~35.80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