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帻类
扎巾的习俗,最迟不晚于商周,《周礼》《礼记》等书记载男子行冠礼,礼毕之后,根据各人的身份选择首服。士以及上戴冠,庶民戴头巾。《释名 释首饰》:“巾,谨也。(男子)二十成人,士冠,庶人巾。”
因为头巾多用于庶民,所有有以头巾来称呼庶民的情况。春秋战国时,兵士常以青色头巾裹头,被称为“苍头”。《诗经 大雅 云汉》:“周余黎民,靡有孑遗。”周朝尚黑,称庶民为黎民。将庶民称为“黔首”,也源于裹在头上的头巾,黔为黑色,秦朝尚黑,以黑色布帕裹头,是当时庶民的普遍装束,因之以黔首代称庶民。《说文 黑部》:“黔,黎也。从黑,今声,秦谓民为黔首,谓黑色也,周谓之黎民。”
头巾的起源,大致应该源于頍(kui,三声)。頍,是一种围勒于额头的布制头饰。《诗经 小雅 頍弁》:“有頍者弁,实维伊何。”頍,历代治诗者说法不一,一种说法是頍就是皮弁,一种说法頍是戴皮弁的样子。《仪礼 士冠礼》:“缁布冠缺项青组”汉郑玄注:缺读如“有頍者弁”之頬,缁布冠,无笄者,着頍围发际,结项中,隅为四缀,以固冠也。项中有䘿,亦由固頍为之耳。今未冠笄者,着卷帻,頍象之所生也。媵薛名蔮为頍。汉 刘熙《释名 释首饰》:“蔮,恢也,恢廓覆发上也。鲁人曰頍。”《后汉书 舆服制》:“古者有冠无帻,其戴也,加首有頍,所有安物。”由此可以看出,頍,实际上是类似于巾帻的首服,贵族戴冠可以衬在冠弁下面,庶民可以直接用来束发。
秦汉以降,庶人多用巾帻裹首。汉史游《急就篇》:“冠帻簪簧结发纽”唐颜师古注:“帻者,韬发之巾,所以整嫧发也。常在冠下,或但单着之。”
东汉晚期,巾帻不再限于庶民,而更多的是用于士人,并且向朝廷官员普及。魏晋时期,战乱频繁,士大夫阶级对传统的名教产生了厌倦,老庄思想盛行,许多士人纷纷“越名教而任自然”,落拓不羁,在衣着仪表上表现为视戴冠为累赘,以扎巾轻便,浸成习俗。
汉魏时期,头巾按材料分,如下:
葛巾,以葛布制成。晋 张华《博物志》:“汉中兴,士人皆冠葛巾。”葛巾,又称为“漉酒巾”,相传出于东晋名士陶渊明。《宋书 陶潜传》:“郡将侯潜,值其酒熟,取头上葛巾漉酒,毕,还复着之。”(这真是名士风范啊,把头巾摘了滤酒,滤完再戴头上。)
疎(shu,一声)巾,以疎布制成。疎布为麻纺织物,质地粗疏,多用于庶民。《类篇 系部》:“疎,綌属,后汉禰衡着巾”。
缣巾,以本色丝绢制成。《宋书 礼志》:“是以袁绍、崔钧之徒,虽为将帅,皆着缣巾。”绢有生、熟之分,生绢硬挺,熟绢柔软。缣系生绢,以生丝织成,以此为巾,可以折叠出来各种形状。
纶巾,以较粗的丝带编成,质地柔软厚实,多用于冬季,不分男女,无论尊卑,都可使用,士人常用。
毂皮巾,以毂树皮为原料加工而成,即桑皮纸,以此作为头巾。《后汉书》中有“毂皮繰头”之名,即是毂皮巾。
白鹭巾,以白鹭之羽制成,通常为儒雅之士所戴,制出两晋,流行于南朝。这种头巾一直流传到唐宋,但不限于白羽,亦可用白色织物代替。
按款式分,如下:
幅巾。通常裁为方形,因其长度与布帛的门幅宽度相等,故名。《食货志》:“布帛广二尺二寸为幅”。通常的做法是覆巾于首,先将后面的两角绕过双鬓,于颅后系结。
角巾,多用于士人,因巾上带有棱角而得名。制出东汉,流行于魏晋。相传为东汉名士郭林宗偶创.《后汉书 郭太传》:“郭太字林宗,……尝于陈梁间行,遇雨,巾一角垫,时人乃故折巾一角。”魏晋南北朝时期,大多数学生儒士,都喜欢用此种头巾。《隋书 礼仪志》:“晋太元中,国子生见祭酒博士,单衣,角巾,执经一卷,以代手版。”
帻巾。帻巾的作用在于韬发,即将发髻严密的包裹。汉扬雄《方言》:“覆结谓之帻巾。”早期的帻巾多用巾帕围勒而成,汉文帝以后,对帻的形制作了改进:将额眉处的布条放宽,且做得十分整齐,称为“颜题”,帻的后部施以接口,可以开合,称为“收”,开口处的两端,分别高出一截,形成三角,称为“耳”。帻的顶部悉被蒙住,称为“屋”。《后汉书 舆服制》:“古者有冠无帻,加首有頍,所以安物。……汉兴,却摞之,施巾连题,却覆之,今丧帻是其制也。名之曰帻。至孝文乃高颜题,续之为耳,崇其巾为屋,合后施收,上下群臣贵贱皆服之。”文官戴的帻巾,因尖顶,被称为“介帻”,武官戴的帻巾,平顶,被称为“平顶帻”,或“平帻”。
缲(qiao,一声)头。多用于庶民,士大夫阶层用的不多。汉魏时期,各地的叫法也不同。汉扬雄《方言》:“络头……缲头也。自关而西,秦晋之郊曰络头,南楚江湘之间曰帞头,自河以北,赵魏之间曰缲头。”系扎时将巾帕卷折成条状,由后抄前,交结于额,顶部的发髻暴露于外,也可将顶发全部遮住。
幞头。又称为“襥头”,是在东汉幅巾的基础上演变成的一种首服。原先的幅巾多以缣帛裁制而成,作四方形,使用时由前襥后,包住发髻,于脑后系结。北周武帝对其做了改进,于方帕上裁出四脚,并将其接长,形如阔带,裹发时巾帕覆盖于顶,后面两脚朝前包抄,自下而上,系结于额,前面两脚绕在颅后,覆结下垂。《隋书 礼仪志》:“故事,用全幅皂(帛)而向后襥发,俗人谓之襥头。自周武帝裁为四脚,今通于贵贱矣。”
幞头刚出现时,覆于头顶的巾帕仅遮住发髻,隋唐时期的幞头,连额头也被遮住。所以,最开始需要在颌下系带,防止脱落。最初的幞头质地太软,到了隋末唐初,逐渐出现垫在幞头之下的衬托物,这种衬垫的饰物,叫做“巾”(不同于汉魏时单指头巾的“巾子”)。唐封演《封氏闻见录》:“幞头之下,别施巾,象古冠下之帻也。巾子制,顶皆方平。”早期的巾子多用桐木斫之,桐木质软,便于斫出各种形状,同时比较轻巧,戴在头上不至于太重。除了桐木之外,还有用竹篾,藤皮,芒草等材料编织而成。
不同形状的巾子,决定了幞头的不同造型。唐朝时期的幞头造型大致有平头小样,武家诸王样,英王踣样,官样。
幞头中临时系裹而成的,称为“软裹”。晚唐之后,又出现一种幞头,先用木料做成头形,将巾帕包裹其上,或用木料、铜铁丝为骨,纸绢为衬,其上包裹巾帕,需要时只要将幞头褪下往头上一套,无需临时系裹,这种幞头称为“硬裹”。
隋唐时幞头只用于常服,各级品官礼见朝会则不得用之。从宋代起,幞头不仅用于常服,还用于公服,有时甚至还兼用于朝服。
幞头变为硬裹之后,形制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集中在后面的两脚。入宋以后,幞头之脚形制繁复,有直脚,局脚,卷脚,弓脚,折脚,曲脚,交脚,朝天,牛耳,花脚,无脚等。
明代帝王百官常朝礼见也戴幞头。皇帝用于常服,百官用于公服。《明史 舆服制》:“文武官公服。……幞头:漆纱二等,展角长一尺二寸。杂职官幞头,垂带,后复令展脚,不用垂带,与入流官同。”明代皇帝所戴的幞头和官吏幞头在形制上有所不同,前者两脚朝上,后者两脚平展。
明代官吏所戴的纱帽,俗称乌纱帽。实际上是由幞头演变而来,其制以铁丝,竹篾为框,硬纸为胎,外蒙乌纱,帽身前低后高,左右两侧各插一纱翅。
唐巾。通常以乌纱为之,其造型与唐代幞头相类似,由此得名。多用于士子常服,官吏闲居时也喜戴之。《元史 舆服制》:“唐巾,制如幞头,而撱其角”。
直巾。是一种高装头巾,以漆纱为之,因其直竖于顶而得名。
宋朝的头巾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有不少创新。
结带巾。在此之前,士人裹巾多在颅后垂以长带,宋徽宗新制规定巾带不得向后拖垂。由此士人纷纷将巾带加宽,系结之后垂搭于前。
小巾。因尺幅之小仅能包住发髻得名。系裹时将小块纱帛罩在发髻上,别以布带系扎于发髻根部。
东坡巾。又称为东坡帽子,子瞻样。相传苏东坡被贬前经常戴,因以得名。这种巾式多制为两层,内层即帽身,一般做得较高,外层略短,中部剖开,形成豁口,史书中称为“檐”。
仙桃巾。多用漆纱为之,这种巾式在宋代多用于隐士道人,因巾顶圆而尖耸,形如仙桃而得名。
明朝头巾的发展到了一个高潮。先后出现了三四十种头巾。士子儒生的有方巾、儒巾、云巾、金线巾、阳明巾、程子巾、紫阳巾、四开巾、飘飘巾、凌云巾、玉台巾、进士巾等,庶民的有四带巾、披云巾、凿子巾,用于典狱的有吏巾,用于捕快的有方顶巾,用于乐工的有阔带巾,伶人的有金貂巾,僧侣有四周巾,道士的有雷巾,九阳巾,纯阳巾等,隐士有华阳巾,高士巾。
网巾。明代男子用来束发的一种首服,专用于成年男子,不分尊卑都可使用。通常以黑色丝绳,马尾或棕丝编织而成。上装有金属小圈,内贯绳带。网巾的顶部则留出一个较大的圆孔,使用时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