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们坚信盾牌形状的吊坠可以给佩戴它的人带来庇佑。这件护身符原本是一根完整项链的挂坠,上端留有一个小孔,可以穿过佩戴用的颈链,金丝镶边的小鸟眼睛可是用翡翠镶嵌而成,据说,这种手工技艺可将名贵的宝石通过精密的金线镶嵌在玉石或者其它材质中。

【玉凤佩】长13.8厘米,出土于河南安阳妇好墓。妇好是商王武丁的妻子,也是中国最早的女将军。她生前曾主持祭祀,从事征战,地位显赫。妇好墓墓室不大,但保存完好,随葬品丰富。

【楼阁人物金簪】国博馆藏九件益庄王墓出土的楼阁人物金簪,为益庄王妃所使用,设计制作上极尽工巧之能事,运用了高超的累丝工艺和线空技术,使簪首既轻巧玲珑又绚丽耀眼。此簪簪首云形,上有一重檐楼阁和五座牌坊,每座牌坊内有一舞蹈人。

【包金嵌玉兽首银带钩】长18.7厘米,1951年出土于河南辉县固围村五号墓。此带钩把金属铸造工艺和琢玉工艺结合起来,堪称中国古代最华美的带钩。

【云兽纹青玉璜】这件玉璜由七块和阗青白玉和两个鎏金青铜兽首衔接而成,中间五块玉以铜片穿连,青铜片与玉衔接严密,至今毫无松动。此璜集阴刻、浮雕、接榫等多种工艺于一身,代表了战国中期玉器制作工艺的最高水平。

【镀金点翠鸟架步摇】步摇最早见于汉代,插髻为饰,走动时则摇晃,活泼喜人。这件清代步摇顶端为龙头形,龙嘴下坠拱形鸟架,小鸟立于架中,口衔竹叶,其左右各一饮水罐;架下垂三串竹叶,每串三层;龙头、鸟架、小鸟、竹叶均点翠饰。

【海棠花梳背】我国唐代的梳子除梳理之外,还用来插固发髻,故梳背常为玉质并饰雕花。此梳整体由梳背及梳牙两部分嵌接而成。梳背玉质薄平,一端钻孔,下部平直,磨出内棱,嵌入梳槽。双面刻海棠花束,线条简劲,构图饱满,是唐代雕花艺术的流行风貌。

【鎏金银香熏】这件唐代香囊出土于陕西西安沙坡村,由两个半球组成,有子母口可扣合。下半球内装两个同心圆机环和一个盛放香料的香盂。使用时由于香盂本身的重力作用和两个同心圆机环的机械平衡,无论香囊如何滚动,香盂都可保持水平,香料不会倾。

【牛头鹿角形金步摇】云鬓花颜金步摇。魏晋南北朝时期,金步摇是鲜卑族妇女佩戴的步摇冠上的一种装饰,走路头部摇动时,步摇上的金叶也随之颤动,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汉代。

【金手镯】这对精巧的椭圆形手镯出土于隋朝

陕西西安李静训墓。女孩李静训,一位地道的金枝玉叶、帝胄王孙,不幸九岁殁于宫中,她的丧葬规格极高,随葬许多精美饰品。此手镯每个分成4节,各节两端较阔,上嵌珠,以方形嵌青绿色玻璃珠的小节相连。

清 头饰 花钗
战国龙纹玉佩
明永乐年间的立凤金钗
元代 嵌石珠帽花

唐代的鎏金银簪钗,分别是凤形钗,扇形钗,扇形簪。两股为钗,单股为簪。

宋 金列鞢。这个是女真贵族腰间佩戴的饰品,上部是鎏金银盒,字母口,银盒下缀一长方体金饰,上饰缠枝花,内镶两块红玛瑙。

明代的玛瑙佛手形金簪

【吊花银头簪】 清末,湖南省博物馆藏。长25厘米,宽15厘米,重85克。发簪上数十朵连枝银花呈扇形展开,其排列疏密有致,或束或簇,繁简密疏,造型各异。下端连接银丝编织的垂穗,每穗下挂一银叶片,质感极强,发簪平伸譬后,如雀尾般散开。是苗女典型的头饰

【扁形花瓣纹银项圈】清末,湖南省博物馆藏。最小圈直径21厘米,重315克;次小圈直径23厘米,重405克;第三圈直径24厘米,重405克;外圈28厘米,重510克。4件形制、纹饰相同,大小依次递减的项圈组成。前部分扁平,正面錾刻花卉,后面两端接合处用钩、环相扣。

明神宗孝靖王皇后凤冠】此凤冠9龙9凤,嵌宝石百余颗,珍珠5000余粒,华丽贵重。其主人孝靖王皇后原是万历后宫宫人,万历皇帝私幸怀孕被封为恭妃。但直到皇长孙出生当上皇帝后,她才被进封为皇贵妃,后被追封为孝靖皇太后。

明代 拉丝葫芦形金耳环 。宽6.2厘米,高4.7厘米。坠部葫芦造型,拉丝工艺,上盖四叶。蕲春县博物馆藏。

凤形玉佩 明代。长7.1、宽4、0.4厘米。和田白玉,钙化。镂空雕刻双凤嬉戏,以凤展翅翘尾完成配饰整体相连,构思精巧,造型生动,线条流畅。蕲春县博物馆藏。

金镶宝石龙首簪 明代。长14厘米,重27.4克。1974年赤东一大队(今蕲州镇王要村)永新王墓出土。簪首龙头造型,张口戏珠,须髯飘逸。龙身成簪插部分。构思精巧。蕲春县博物馆藏。

金镶宝石牡丹簪 明代。长10.3、花径4.5厘米 重38克。蕲春县博物馆藏。

碧玉刻诗扳指 清乾隆,直径2.90cm,高2.20cm。清宫旧藏。

碧玉质,局部有褐斑。器呈圆筒状,外部雕填金地萱花一枝,花枝旁有山石。另一侧有填金《御题萱花诗》一首:“叶绿与花黄,无情自在芳。持将赠屈子,定是不能忘。——扳指:古称韘,本为拉弓射箭时套于拇指上勾弦的工具,后成为套于手指上的装饰品。清宫旧藏的扳指多以质地硬滑的玉、翠为料,既可减少射箭时的摩擦力,又使拇指不易被弓弦划伤。金质板指硬度不高,且表面的纹饰又阻碍弓弦的滑动,一般用作装饰品。

银镀金点翠镶料石松鼠葡萄双喜头花,清光绪,长10cm,宽5cm。清宫旧藏。

这对银质头花为清宫造办处制作。镀金点翠,以珊瑚珠及各色料石镶嵌出松鼠、葡萄、囍字纹饰,构图生动此头饰是皇后婚庆期间佩戴的。点翠工艺十分复杂,先以金属制成特定的架子,用金属线勾勒出图案纹样,然后在线条间的凹陷处粘贴翠鸟的羽毛。用点翠工艺装饰的器物色彩鲜艳,精美华丽。

铜镀金点翠嵌珠石海棠仙鹤纹头花,清光绪,长14cm,宽6cm。清宫旧藏。

这支铜质头花以珍珠、珊瑚珠、翡翠及各种料石使用缉缀与镶嵌工艺装饰出海棠、仙鹤及寿桃等纹饰,寓长寿之意。此头花为清宫造办处制作,做工精巧,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清代花丝镶嵌工艺的发展水平。头花是清代后妃妆饰必备之物,它们多以银或铜质为骨架,用翠鸟的羽毛以及各种宝玉料石镶嵌装饰。

点翠嵌珠宝五凤钿,清,高14cm,宽30cm,重671g。钿以铁丝、纸板为架,其外缠绕以黑丝线编织成的网状纹饰,表层全部点翠。前部缀5只金累丝凤,上嵌珍珠、宝石,口衔珍珠、宝石流苏。

金凤下排缀9只金翟,为银镀金质,口衔珍珠、珊瑚、绿松石、青金石、红蓝宝石等贯串的流苏。钿后部亦有几串流苏垂饰。钿又称钿子,是皇后、妃、嫔们平时戴的便帽。

这种帽子一般用藤丝编成帽架,也有的在纸板或细铁丝上缠绕黑色丝线为胎并编成方格纹、钱纹、盘肠等形式,再用各种宝石、珍珠嵌于帽架上,组成各种吉祥图案。此钿子用大珍珠50颗,二、三等珍珠几百颗,宝石二百余块,珠光宝气,珍贵豪华,主要是在吉庆场合和传统节日时戴用的。中国传统装饰图案,用以表示祝福和象征吉祥。明清以来,以寓意、谐音的方式体现吉祥的图案十分流行。如牡丹–富贵,桃实–祝寿,石榴–多子,蝙蝠–福,喜鹊–喜庆,鱼–富足有余等等。同时,还常用多种动、植物搭配组成吉祥图案纹饰。

银镀金嵌珠宝蝴蝶簪,清,长18cm,最宽4.5cm。簪银质镀金,单针。簪柄饰蝴蝶。蝴蝶的身体以银镀金累丝为托,头部嵌红宝石一枚,蝶翅为金托点翠,上嵌红宝石及淡粉色碧玺各两块。蝶须嵌珍珠各一颗。这支簪造型生动,工艺细腻,彩蝶似翩翩起舞,且“蝶”与“耋”同音,是延年益寿的象征。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