褙子,又名绰子,从隋唐时期的半臂发展而来,在宋代广为流行。与半臂相比,褙子的袖管和两裾都要加长,直领,对襟,开衩,小袖,衣长至膝,衣两侧开高衩,腋下有带。褙子在辽宋时期十分流行,上至黄帝、大臣,下至庶民百姓,男女都穿着。正如宋代《宣和遗事》一书所载:“徽宗闻言大喜,即时易了衣服,将龙袍卸却,把一领皂背穿着”;“……王孙、公子、才子、伎人、男子汉,都是了顶背带头巾,窄地长背子,宽口裤”。男子一般把褙子当做便服或衬在礼服里面的衣服来穿。《朱子语类》云:“崇观间,莆人朱给事子入京,父令过钱塘谒故人某大卿。初见以衫帽。……及五盏茶歇坐,请解衫带,着背子,不脱帽以终席。”又“前辈子弟,平时家居皆裹帽着背,不裹帽便为非礼,出门皆须具冠带。”这说明褙子在宋代的普及性。妇女则可以将褙子当做常服(公服)或次于大礼服的礼服来穿。《家礼》载:“女子笄,适房服背子。”

宋代褙子的形制大约三种。一种是斜领加带式,其具体形制是斜领,身长至脚面,窄袖至腕,后背至腋下附两根带子,可以扎系。第二种是对襟开胯式,这种褙子最为典型,窄袖长至腕部,直领对襟,腋下开衩很高,没有任何带束。第三种是直领长袖式,这种褙子较为宽松,开衩较高,袖为半袖。

关于褙子的名称,宋代还有一种说法,认为褙子本是婢妾之服,因为婢妾一般都侍立于主妇背后,故称褙子。有身份的主妇多穿大袖衣。婢妾穿腋下开胯的衣服,行走也较为方便。

宋代女子所穿褙子,初期短小,后来加长,发展为袖大于衫、长与裙齐的标准样式。

宋代出行时所穿的褙子一般比较长,北宋张择端所画《清明上河图》中就有人穿着这种长式褙子。短式的褙子则为轿夫、仪卫、货郎等人穿着。为了劳作时行动方便自如,劳动者多爱穿开胯褙子。

尽管褙子在宋代广泛流行,但是它并不是正式的服装,多是人们家居休闲时所穿着。褙子不系襻纽,是腰身可长可短、可宽可瘦的直腰身款式,裁剪十分简单,且没有过多的配饰,充分显示了宋代人的社会文化心理与审美情趣,同时又与其国势有着密切的关系。宋代国势积贫积弱,故尔统治者一再强调衣着“务从简朴”、“不得奢侈”,因此北宋的服饰一改隋唐的雍容华丽,渐趋朴实之风。时至南宋,程朱理学强调“灭人欲”,华服美食成为罪恶的象征,服装务要简朴、简单、节约。褙子没有曲线,没有袒领,没有宽肥大袖,样式简约、风格素雅,是以简胜繁的服饰样式,体现了宋代简约至极的物象之美。

元代沿袭宋代习俗,仍穿着褙子。如元人戴善夫《风光好》第四折就有“妾除了烟花名字,再不曾披着带着,官员祗候,褙子冠儿”的描述。明时男子也着褙子,其形制有宽袖褙子、窄袖褙子。宽袖褙子只在衣襟上以花边做作装饰,并且领子一直通到下摆。窄袖子在袖口及领子都装饰花边,领子花边仅到胸部。较宋时的褙子袖、身有所加肥。元明以后褙子多为妇女之服,清人方以智在《通雅·衣服一》中说“褙即背也,元以来女服褙子”,而男子多不再服之。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