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运动一晃十几年,穿汉服的人也越来越多。汉服出现的场合从“服装展示”到“礼仪活动”再到“生活化”,越来越多的出现在社会公众视野。但是,我得问一句:同袍,你确定你真的会穿汉服吗?
2“四时穿着轮时有序”:四季的常服礼服的置办与搭配
1 、永远别以为古人是不知冷热的傻子!
深衣制度里有讲“深衣上身前后四片,代表一年四季;下摆十二片,代表一年十二个月;寓意君子穿衣要四时有序”,这样方才是符我国合天人合一传统思想的。也就是,人穿衣服要看天气,知冷知热。从来没见过热到满头大汗或者冻到说话都打摆子的人会有多优雅的。
我在之前的《两张图帮你了解汉服体系》一文里写过,之所以汉服会有不同朝代的不同形制,一个是流行风尚变化,更重要的是历史气象环境变化。
先秦两汉算是寒冷季,所以衣服层层叠叠(那时候没棉花);两晋隋唐是温暖季,所古画文物中到处可以看见穿着风凉的名士以及低胸透视装的妹子(《北齐校书图》《簪花仕女图》),到了宋代正好是过度阶段,温度刚好,所以从皇上到平民,全体流行穿褙子(系上保暖,敞开舒坦),这里得说一句,朱熹老爷子曾复原了个朱子深衣穿着上班,让同僚笑话得不轻。因为款式老旧过时了。明代又到了寒冷季节了,衣服的领子越来越宽,袖口也多缝起来了,加之受到前朝流行以及理学思想的影响,不但结合着出了一些新的款式,也终于没人笑话朱老爷子的深衣了。
那古人冬天咋办?答案就是:有棉花前,没钱的多穿几层有钱的穿皮草。有棉花后就不用说了。
2、 四时的常服礼服就算不能都齐备也是可以排列组合滴!
汉服断代三百多年,一下子各种考据各种形制就全出来了。所以大家难免会有点乱,那么我们就姑且以形制适合的天气来做以矛盾调和。
先说礼服:
大礼服就不论了,古时能穿大礼服的基本都是贵族,所以古时大礼服在服制上也有适应四季的设计,但不论怎么设计,都是十分繁琐厚重的,看看历代帝王像就知道,皇上是个苦差事,没人搀着的话,穿那身是走不动的。现而今我们基本跟古代平民一样,除了在婚礼上有机会穿大礼服之外,是很少能穿到的,冷啊热啊的,忍着吧,总比大冬天穿婚纱要舒服多了。
小礼服:
小礼服适用范围相对要宽泛些,但依旧少不了加过回肘的宽袍大袖。只是相对没那么繁复。所以一般礼仪性的场合(成人礼、毕业典礼)可以穿。四季都可以找到相对应的服制。一般是深衣类(曲裾直裾)、衣裳(齐胸)+大袖衫、以及明制道袍也是可以作为小礼服穿着的。
这就是让朱熹老爷子被同事笑话的朱子深衣,在明代地位成了小礼服的级别。重回汉唐 供图
再说常服:
常服的定义是日常穿着。前文已经说过最适合我们现代穿着的常服是劳动人民款。于是最明显的标志就是袖子窄且没有回肘,衣长也相对礼服利落很多。常服的四季可以很分明地分出来:
春秋着襦裙(不要问我是对襟交领还是齐胸,说襦裙就是上襦塞进裙子里的交领齐腰襦裙!)衫裙(明制把单层上襦穿在裙子外,就成衫裙了。可看你喜欢跟襦裙互相转化)、裋褐、直裰,冷了加个半臂,热了去掉。也可加个厚点的褙子在上襦外。
夏天着齐胸、抹胸+褙子+裙子(宋裤),男士可穿褙子或者交领半臂,料子都往轻薄里走。
私以为,褙子抹胸比夏天穿起来比齐胸还要舒坦哦~ 述帛汉服 供图
冬天没有比穿袄裙和袍服更暖活的了。可以挂里,可以夹棉。再不行加个斗篷呗。不过得说一句,关于立领。立领汉服的出现,其实是因为当时天太冷了,立领是作为功能性出现的,的确有,但绝对不是主流。就跟现在游泳衣似的,的确有,但你不能总穿啊!
功能性服装:
这里主要说戎装类。控弦司汉子们掀起了曳撒风潮,飞鱼服满眼皆是,但飞鱼服的复原跟使用毕竟还是偏功能类的,非相应场合穿出来还是会被误以为唱戏的。
汉服春晚主持人苗霖身着圆领袍,利落帅气。
圆领袍(这里仅仅指唐圆领)是个好东西!!功能上来讲,也算戎装。但其实更类似于现代的长风衣,男女都能穿,老少皆宜。私以为,除了褙子,最实在的汉服形制就是圆领袍了。
汉元素:
汉元素说起来应该是带着设计风的一些衣服了,比如交领却钻头穿的T恤衫。比如现在一些禅茶服。这是普通群众最能接受的带着点中国韵味的款式了,对于不敢日常的同袍来说是不错的选择。
汉服混搭:
汉服穿搭的高阶段技能。既然能把汉服的常服跟日常时装里的牛仔裤小短裙等等搭配地十分和谐,又能在根本意识上“去汉服化”(你说我穿的交领中衣?NONO,我穿的不过是个衬衫而已)。更能引起普通路人对于汉服的好感与亲近之心,纷纷打听衣服在哪买的……
于是乎,很多同袍说自己囊中羞涩,那么就可以根据排列组合理论来购置汉服了。在保证颜色搭配和谐的基础上,
妹子们只需要:窄袖襦裙一套(2件)+曲裾(单件)+大袖衫(1件)+薄点的窄袖短褙子(1件)就可以搭配全年的礼服常服了。
汉子们只需要:中衣(1件)+裤子(1条)+薄厚自定的短褙子(1件)+深衣或者道袍(1件)也就足以搭配出体面的四季衣裳了。
至于如何修炼到高阶技能。我们下一章再说~~
P.S. 同袍们有什么想说的可以在文下留言,我们共同探讨更多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