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是指官方定制的礼制。

模式:是指也民间延续时间较长的风格习惯。

两者合称古制。

1、完全符合制度。

面料:大类严格(比如周制祭服外用麻,那就应当用麻)并且使用天然而不是化工的,但可以是采用现代工艺加工的,毕竟我们不是复古,古人也一样追求时样。

工艺:我认为没必要排斥现代工艺,但针距包边或卷边,乃至锁边处理上一定符合古人习惯就是了。

布幅:应当使用古制布幅,也就是说,古制的缝合线都必须有。

色彩纹理:必须有出处,最好文献文物二重实证。

2、严格符合制度。

面料:大类严格,但可以使用现代仿制面料。

其他同上。

3、意义符合古制。

面料:大类严格,但可以使用现代仿制面料。

工艺:不必精确到针脚、修边工艺。但含有意义的,比如深衣十二幅则必须体现。

布幅:不必符合古制,所以一些不具特殊缝合线可以根据现代布幅移位或省略。但含有意义的必须作到,比如背后的负绳。

色彩纹理:色彩要有根据,但纹理不必严格。

4、外观符合古制。

大体看上去符合即可,对缝合线之类不必要求,如深衣缝要半下就行,不必非十二幅。

色彩也可以加入现代审美。

5、仿古汉服。

没有体现制度或有据可寻的模式。但因为与古制较类似,又符合大众心理,也就直接使用古制名。我们不建议大家如此。如果遇到一般会指出这只是仿古汉服。但我们不反对其存在乃至推广。

经常出现的问题,比如修长不够,这是迎合现代人的舒适,但仍毕竟邻邦就是这样,尚不失正统。或袖宽过大,这是不顾服饰的使用场合,应和现代人的虚荣,但古人也有此病,未可厚非。其他也有领子缘边等细节问题,可能出自经济、技术原因,都应该包容。只是希望大家熟悉制度就是了。

6、汉服。

没有古制,也不以靠拢古制为名。但符合汉服审美,有感觉。这是应该接受的,也是国朝汉服的繁荣。

7、非汉服。

有两类:一个是比如明朝的立领,符合明朝民间模式,但因为众所周知的事情,不能算作汉服,这个我们明确反对(当然作为研究的室内制作穿着我们不限制)。一个是加入过分外来因素的东西,如cos,这个我们不应接受,但他们大擦边球,也不便评价,只能希望大家带有对历史与民族的敬意……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