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现存的文史中,《汉书》是最早记载汉服一词的, “后数来朝贺,乐汉衣服制度。” 这里的“汉”指的是汉朝的服装礼仪制度,也正是从这时候起,汉服形成了完备的冠服体系。

起源

虽然汉服一词始于《汉书》,但汉服的起源却可追溯到上古时代。《系辞传下》中说道“黄帝以上,羽皮革木以御寒,至乎黄帝,始制衣裳,垂示天下。 ” 始于黄帝,备于尧舜,源自黄帝制冕服定型于周朝,直到汉朝,形成完备的冠服体系并成为儒家神道设教的一部分,

“ 乗殷之辂,服周之冕 ”是儒家治国思想的要义,这句话的意思是“使用殷朝的辂,穿周朝的衣冠。” 因此后来的朝代均宗周法汉以继承汉衣冠为国家大事,于是有了二十四史中的舆服志,汉人对汉衣冠的认同也成为了民族意识的一部分。

发展

宋代著名学者朱熹所著《朱子家礼》中,记载的深衣又称朱子深衣,朱子深衣作为华夏服饰的一个重要款式,它的每一细节都融入了礼仪教化的理念。上衣二幅,屈其中为四幅,代表一年有四季;下裳六幅。用布六幅,其长居身三分之二,交解之,一头阔六寸,一头阔尺二寸,六幅破为十二,由十二片布组成,代表一年有十二个月,体现了强烈的法天思想;衣袖呈圆弧状以应规,交领处成矩状以应方,这代表做人要规矩,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后背处一条中缝从颈根到脚踝垂直而下,代表做人要正直;下襟与地面齐平,代表着权衡。像朱子深衣这样将文明融入到与人们最贴身的衣饰之中,正是我们华夏民族的民族服装的独特之处。

《春秋左传正义》:“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这便是 “ 华夏 ”一词的含义,绚丽多彩的汉服作为华夏文明的重要部分,上千年来,各个朝代在不同政治、经济、思想的影响之下,所形成的服饰形式,但总体风格还是以清淡平易为主。

磨难

清顺治元年,满清的铁骑大举进入山海关内,攻占京师,这于汉民族而言,是屠杀、劫难的开始。满清入关后,以多尔衮为首的满洲贵族为了巩固满洲人对中国的统治、强压华夏民族反抗意识和民族自尊,在顺治二年颁布“剃发令” 和“易服令”。满洲贵族叫嚣:“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 ” 强迫各族人民改穿满服,这就是所谓的“剃发易服”。汉族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衣冠服饰,自然是不从“剃发易服”,清军便对反抗汉人进行疯狂镇压和杀戮,所到之处,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整个中国大地陷入了长达三十七年的血雨腥风之中。我们所熟知的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皆是由此令而起。

据《海角遗编》一书记载:六月十四,在常熟,为了留发而奋起抵抗的市民,被清将屠杀“通衢小巷,桥畔河干,败屋眢井,皆积尸累累,通记不下五千余人,而男女之被掳去者不计焉。” 八月二十五,清军队至常熟北福山塘,逼迫乡民剃发,并杀戮不剃发者“沿塘树木,人头悬累累,皆全发乡民也。” 六月十三,清将在太仓以诡计迫令剃发,强行髡剃士绅;七月初六,满清军队攻陷不肯剃发的昆山,屠城三日 “总计城中人被屠戮者十之四,沉河堕井投缳者十之二,被俘者十之二,以逸者十之一,藏匿幸免者十之一。”

八月二十日,清军攻破江阴,下令屠城,在这小小的城池,江阴人民奋死抵抗清兵达八十一天,打败了清军二、三十万的大军,杀死了七万五千多清兵,使满清侵略者付出了极大的代价,而江阴人民亦死伤不记,未死的老小仅有53人 ,说是以城为殉也不足为过。

长期的抵制抗争最终使得清政府让步,换来了所谓的“十从十不从。” 这点有限的让步,也终于保留了一些汉服中的特点,但总体而言汉服仍在清朝统治者武力血腥 镇压与屠杀下逐渐消亡了。

当时的朝鲜自认为“中华已亡”,自诩“小中华”;而日本则将中国看作“蛮夷”,自以为华夏;安南乃至缅甸,都对中国采取了极其藐视的态度。

现代化

时至今日,随着中国国力的发展,人们开始审视自己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想拾回那些被人们所遗忘的优秀传统文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研究汉服,着汉服,但也不免分歧,网络汉服讨论中也出现不少的辩论、争执。

个人认为,从日常需要来说:着汉服,着何种汉服因人而异;而要将其看做一种文化传承,了解其历史更应该受到重视。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