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钿

花钿,指的是是古代女子贴在两鬓、眉间或面颊上的一种花朵形的装饰物。

在唐代,花钿除圆形外,还有种种繁复的形状。唐李复言《续玄怪录·定婚店》说韦固妻“眉间常贴一钿花,虽沐浴、闲处,来尝暂去”。花钿有红、绿、黄三种颜色,以红色为最多。

以金、银制成花形,蔽于发上。剪花钿的材料有金箔、纸、鱼腮骨、鲥鳞、茶油花饼等多种。剪成后用鱼鳔胶或呵胶粘贴。其前身应该是大家熟知的额黄,即花黄,产生于南北朝时期。“花钿妆”是一种古代女子常用的彩妆。

关于花钿的起源,有一个亦真亦假的美丽传说:南朝《宋书》中写,宋武帝刘裕的女儿寿阳公主,在正月初七日仰卧于含章殿下,殿前的梅树被微风一吹,落下一朵梅花,不偏不倚正落在公主额上,额中被染成花瓣状,且久洗不掉。宫中女子见公主额上的梅花印非常美丽,遂争相效仿。

当然她们再也没有公主的奇遇,于是就剪梅花贴于额头,一种新的美容术从此就诞生了。这种梅花妆很快就流传到民间,成为当时女性争相效仿的时尚。

五代前蜀诗人牛峤《红蔷薇》“若缀寿阳公主额,六宫争肯学梅妆”,即是在说这个典故。

到了隋唐一代,花钿已成了妇女的常用饰物。至宋朝时,还在流行梅花妆,汪藻在《醉花魄》中吟:“小舟帘隙,佳人半露梅妆额,绿云低映花如刻。”

在现代的一些影视作品中,为了表现剧中女性角色高贵、神秘或者脱俗的气质,常常会用以花钿妆饰,这在唐朝宫廷,题材、武侠题材及神魔题材的影视作品中体现较多。

花钿不仅使角色更美丽动人、更富有吸引力,也暗示了角色之间的权力较量。

而现在的小仙女们更多的是选择用一些颜料绘制,大部分都是红色系的颜料。

更粗暴一点的就是直接上口红的了,这样比起那种贴上去的花钿不那么容易掉,而且花色也很丰富,只要你会画画,脑洞够大,就不愁没有新的创意啦!

面靥,也叫,有时也同样会被提及,而许多的同袍们对这两者间的概念也有一些模糊。

在这里小编大家普及一下关于这两者的区别。

面靥,是古代妇女面部的妆饰。 指面部皮肤上的小凹陷,多在笑时出现,所以又称笑窝。

酒窝的存在会使面部表情更生动,看上去更活泼可爱,更加妩媚动人,故被看做貌美标致的征象之一,许多爱美青少年女性都渴望拥有它。

在唐代 刘恂 《岭表录异》卷中有记载:“鹤子草,蔓生也。其花麴尘,色浅紫,蒂叶如柳而短。当夏开花,又呼为绿花绿叶。南人云是媚草,采之曝乾,以代面靥。”

常说的面靥有两种概念:

一是指施于面颊酒窝处的一种妆饰 : 也称妆靥,即酒窝,是指面部皮肤上的小凹陷,多在笑时出现,所以又称笑窝。

二则指的是斜红:古代一种特殊的面饰。梳妆时,在女子眼角两旁各画一条竖起的红色弯弯新月形。

唐代女子喜欢在自己面上敷粉,在颊边画二新月样子或钱样,名“妆靥”。有的更在嘴角酒窝间加二小点胭脂,或用金箔剪刻成花纹贴在额上或两眉。这样金箔花纹叫“金钿”,若用在两颊的,也称“靥钿”

在脸面注以红点的妆饰方法在汉代已有记载,叫作“的”。《释名》:“以丹注面曰的。的,灼也。此本天子诸侯群妾当以次进御,其有月事者止不御,重以口说,故注此于面,灼然为识,女史见之,则不书名于第录也。”

面靥是施于面颊酒窝处的一种妆饰 , 也称妆靥。起初并不是为了妆饰, 而是宫廷生活中的一种特殊标记。

当某妃例假来临,不能接受帝王御幸,即在脸上点上小点,称为点痣,也叫点“的”,女史见了,即不用列名,后来逐渐成为一种妆饰,而专门在嘴角边所点的,即是面靥。

点的是在两侧面靥部各画一个红色的圆点,故也叫作“妆靥”。

“妆靥”在沿袭过程中也是有所变化的。靥点的样式逐渐丰富,由早期仅以胭脂之类的点饰简单的圆点,发展为以金箔、翠羽之类制作可粘贴的靥钿,其图形则有钱形、星形、花卉形等。点饰的范围也有扩大,自面靥而额中,或者鼻翼两侧。

面靥的施行方法,通常用胭脂点染,也有像花钿一样,用金箔、翠羽等物粘贴而成。妆靥的具体形状,在盛唐以前,一般均作成黄豆般的两颗圆点。盛唐以后,面靥的范围有所扩大,式样也更加丰富:有的形如钱币,称为“钱点”;有的状如杏桃,称为“杏靥”。讲究的在原来面靥的周围,还饰以各种花卉,俗称“花靥”

虽然面靥与花钿都是古代女子的妆容组成,

但是二者还是有着不同的

面靥更多的是用于面颊的处,充当酒窝

但花钿啧更多的是使用在额心,

所以这些也是我们需要区分开来的。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