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巾之名,最早出现元代,宋代更多称之为唐巾幘。明清时期的笔记、小说也常见记载,当时之盛行可见一斑。

《大宋宣和遗事》记载:’徽宗闻言,大喜…头戴唐巾,僄下穿一双乌靴’。

纵观有关于唐巾的叙述,可知唐巾的款样及材质非常丰富,有软翅唐巾、黑纱唐巾、青布唐巾和青绢唐巾等,常搭配道袍穿戴,也有搭配圆领、襕衫及道服等服饰的记载。

《元史》志第二十七 祭祀五:“执事官各公服如其品,陪位诸儒襕带唐巾行礼”。

《警世通言》第四十卷 旌阳宫铁树镇妖(一):“戴唐巾,披道服,飘飘扬扬;摇羽扇,背葫芦,潇潇洒洒。”

《再生缘》第十回孟丽君花烛潜逃:”时样罗袍长宝带,风流玉结软唐巾…软翅唐巾衔美玉,素罗袍服佩诗囊。”

《三才图会》称“唐巾也今率为士人服矣”,《徐襄阳西园杂记》载“嘉靖初年,士夫间有戴巾者。今虽庶民,亦戴巾矣。有唐巾…”。可知唐巾最初仅为士人穿戴,后流行至庶人。

唐巾的样式多样,有硬质有软质,有轻薄的纱绢或厚实的绒缎,帽身高矮与成型细节也随时代流变,但外观造型是均与乌纱帽相似。巾身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后身高于前身。后身前端有两道长线向下,或宽或窄,有时也有弧线状态。前身中部常见缀有一条窄带,窄带绕帽身前后交接处合于后身底下,而后窄带逐渐变宽成型为梯形或刀刃形状的帽翅。明代《三才图会》与《汝水巾谱》均有记载与简易图样绘制,此外大量明代人物画像及雕刻也多有出现。

《三才图会》
明 士人石雕像 应为硬质或较厚的唐巾
明 佚名处士云身像
晚明 佚名士人像

大量的画像中可见,明代唐巾的发展趋势就是帽翅变得越来越长,帽筒也相对越来越高。明代《云麓漫钞》中记载唐巾:国初时,脚不甚长,巾子势颇向前,今两脚加长,而巾势反仰向后矣。

明初 浙江 桐乡濮院杨家桥明墓

结合多张图像及文字资料对比,我们认为贵州惠水(因同墓葬出现了一件万历时代风格的小袖道袍,姑且断为至少万历以后)的明墓出土标记为“青缎布里夹帽”的文物,应当是典型明晚期软质唐巾中的一种。因此本次研究与推测性复原的软质唐巾结构选择以这件文物作为参考。

贵州惠水明墓青缎 布里夹帽
贵州惠水明墓青缎 布里夹帽

根据我们的研究发现,在对该文物的说明报告中,作者误把前身和后身混淆了,了解到这一点之后,这段文字说明可以说具有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文中对唐巾结构的描写为:“圆顶,顶至沿逐渐放大,前沿(应改为后沿)平直,后沿(应改为前沿)略长,后背(应改为前身)自顶至下沿打二道褶(省道),形成一条形突起,前面(应改为后面)中部钉有一条韭菜叶宽的青缎带(可视为袢的作用),斜置从左右到后背(应改为前身)中部突起部分缀合。

汝水巾谱

汝水巾谱中的唐巾与文物在造型比例和细节上不同,但总体结构上相类似,因此也作为辅助参考的重要资料。

汝水巾谱
研究试验的成品

在尝试了多次版型及细节修改之后,我们终于理清了唐巾的结构,也与文物的描述信息以及汝水巾谱上的信息相对应。圆顶,顶至沿逐渐放大,后沿平直,前沿略长,前身自顶至下沿打二道褶(省道),形成一条形突起。

研究试验的成品

后面中部钉有一条袢,供帽翅穿过,可以调节松紧,与文物及汝水巾谱上描绘的一致。帽翅的带斜置从左右到前身中部突起部分缀合。

明万历 徐显卿宦迹图
晚明 佚名士人像
晚明 佚名士人像
晚明 佚名士人像

这幅容像与我们制作的黑纱软质唐巾在比例结构上较为相似,士人身着道袍,头戴唐巾,风流倜傥,是晚明流行的搭配。甚至于在晚明庶民百姓也常有穿戴。明末清初《醒世姻缘传》记载:“只见一个戴乌纱唐巾,穿翠蓝绉纱道袍,朱鞋绫袜,一个极美的少年。”与此画像搭配相似。

唐巾上身效果展示
唐巾上身效果展示
唐巾上身效果展示
唐巾上身效果展示

本次尝试作为首次推测性复原明制唐巾的结构实验,有不足之处敬请各位师友指正。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