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成语,形象精炼,充分体现了中国汉字的博大精深。而成语里面,有不少是与 汉服有关的。让我们在这些简洁精深的成语中探索有关汉服的蛛丝马迹,跨越时空,与古人进行思想交流,从这些宝贵的语言文化结晶中,看到我们华夏文化的缩 影,有助于我们从另一个角度去了解我们的汉服文化。

(1) 被发左衽 (pī fà zuǒ rèn)

【解释】:被发:散发不作髻;左衽:瓣襟向左掩。指古代中原地区以外少数民族的装束。也指沦为夷狄。

【出处】:《论语·宪问》:“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近义词】:披发左衽

首先想到的是这句成语,它出於孔夫子的口中,这是他评论管仲的话裏提炼出来的成语,相信大家也是经常看到这句的出现。

直译孔夫子说的话就是:“没有管仲,我们就要披散头发、穿著左衽的衣服了。”,真实意思就是说没有管仲,我们就成为那些异族夷狄、没有文化的之人了。

管仲是什麽人呢?他是提出“尊王攘夷”之人,提出“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论点之人,是使齐桓公成为春秋时第一位霸主的人。孔夫子虽然在别的方面不赞同他,但是在维护华夏正统这方面,作为遵守先王法制的孔子,还是对管仲有著比较客观的评价的。

(2) 红紫夺朱

【解释】:谓红、紫以间色夺朱。比喻以邪夺正。

【出处】:《论语·阳货》:“子曰:‘恶紫之夺朱也,恶 郑 声之乱雅乐也。’” 邢昺 疏:“此章记 孔子 恶邪夺正也。恶紫之夺朱也者,朱,正色;紫,闲色之好者。恶其邪好而夺正色也。”亦作“ 红紫乱朱 ”。 汉 赵岐 《<孟子>题辞》:“ 孟子 闵悼 尧 、 舜 、 汤 、 文 、 周 、 孔 之业将遂湮微,正涂壅底,仁义荒怠,佞伪驰骋,红紫乱朱。”

第二写这个成语,也是源于上面提到的管仲和齐桓公之故,这个故事与他们还是有点 关连的。中国古代从殷商开始就崇尚五行,所以古代的五种正色,就是来源于五行的,金木水火土,因而那五种正色分别是白、青、黑、朱、黄,相对应的有五种间 色。所为间色,指的是绀(红青色)、红(赤之浅者)、紫、缥(淡青色)、駵黄这五种,皆是有两种正色混合而成的,所以称“间色”,在古代,间色象征卑贱, 只能作为便服、内衣、妇女和平民服饰,譬如《陌上桑》里面提到的“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罗敷作为平民妇女穿的就是间色;又如《九歌》中的《东 君》:‘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中东君作为神的服饰。作为统治阶级,是要根据礼制和身份高低、场合去选择服装色彩的。紫色作为间色,是卑贱的 象征,原本是不被贵族阶级重视的,偏偏诸侯里面出现了一个异数,他就是著名的春秋霸主-齐桓公姜小白同学了。《韩非子 外储说左上》有云:“齐桓公好服紫,一国尽服紫,当是时也,五素不得一紫。”,《史记·苏代遗燕王书》:“齐紫,败素也,而价十倍。”,这些记载都说明了 齐桓公作为一个身份尊贵的统治者,居然会喜欢穿紫色的衣服,进而导致国内都穿紫色,使得紫色面料的价格比其他正色的面料价格还要高很多,姜小白同学这种也 许就是我们现代所说的服饰品牌代言人吧,那些卖紫布的商人应该感谢他的代言的。而作为严格遵守先王法制的孔子当然不满紫色夺去朱色的地位,所以发出“恶紫 之夺朱”之言。不由想到金庸里面喜欢乔峰的阿紫和阿朱两姐妹,估计亦有那个意思所在吧,对于乔峰而言,始终只有阿朱才是他的真爱,而阿紫只是妹妹。

(3) 裂冠毁冕 (guān miǎn táng huáng)

【解释】:冠冕:古代帝王、官吏的帽子;堂皇:很有气派的样子。形容外表庄严或正大的样子。

【解释】:1.比喻背弃王室。《左传·昭公九年》:“王使 詹桓伯 辞於 晋 ,曰:‘……我在伯父,犹衣服之有冠冕,木水之有本原,民人之有谋主也。伯父若裂冠毁冕,拔本塞原,专弃谋主,虽戎狄,其何有余一人?’”《南史·齐纪 上·高帝》:“ 桂阳 负众,轻问九鼎,裂冠毁冕,拔本塞源,烈火焚於王城,飞矢集乎君屋,羣后忧惶,元戎无主。”

2.比喻绝意仕进。《后汉书·逸民传序》:“ 汉 室中微, 王莽 篡位,士之蕴藉义愤甚矣。是时裂冠毁冕,相携持而去之者,盖不可胜数。”

3.比喻毁灭华夏文化,背离民族传统。《宋史·胡铨传》:“陛下一屈膝……天下士大夫皆当裂冠毁冕,变为胡服。” 章炳麟《革命道德说》:“且反古复始,人心所同,裂冠毁冕之既久,而得此数公者追论 姬 汉 之旧章,寻绎东夏之成事,乃适见犬羊殊族,非我亲昵。”

《礼记。冠义》:“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礼义之始在於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冠而后服备,服备而后容体正、颜色齐、辞令顺。”

春秋战国时的冠,称之为首服。天子、诸侯、大夫们用於上朝和祭祀的礼服。

冠不仅仅是成年的象征,它还是君子和礼仪的象征。

《礼记。冠义》疏引世本云:“黄帝造旃冕,是冕起於黄帝也。”

虽然冕源於黄帝,但是冠冕制度初步建立并逐步完善,却是在商周时期。<论语>有云:"子曰,禹,吾无间然矣,恶衣服而致美黼冕。

"意思是说夏禹平时生活节俭,但是在祭祀场合则身穿华美的冕服,以示对神明的敬仰;《商书。太甲》有云:“惟三祀十有二月朔,伊尹以冕服奉嗣王归於毫”,也说明了贵族穿著冕服去举行祭礼的。

(4) 充耳不闻 (chōng ěr bù wén)

【解释】:充:塞住。塞住耳朵不听。形容有意不听别人的意见。

【出处】:《诗经·邶风·旄丘》:“叔兮伯兮,袖如充耳。”

上面既然说到冠冕,那必定要说这两个成语了。

冕冠的组成,大致分冕板和冠两部分。冕板上前后都有垂下用五种不同颜色的彩色丝 线串成的五种颜色的珠玉,这五种颜色就是五行正色:白、青、黑、赤、黄,象征五行生克和岁月运转。其中,彩色丝线名为:“藻”或“缫”,被串联起来的珠玉 名为“旒”,合称“玉藻”或者“冕旒”。《礼·玉藻》:“天子玉藻,十有二旒,前后邃延。”《蔬》:“天子玉藻者,藻谓杂采之丝绳,以贯於玉,以玉饰藻, 故云玉藻也。”。《后汉书·舆服志·冕冠》:“冕冠,垂旒,前后邃延,玉藻。”。据史籍资料可知,天子的冕冠上垂下的冕旒是前后各十二串,每一串十二颗五 色玉,每颗玉石之间还要打两个结固定,两结之间称之为“就”,这些冕旒垂在冕冠前,正好挡住了戴冠者的视线,表示君主目不视邪,不视不正之物,即使看到也 当没看到,所以由此衍生出“视而不见”的成语。

与之相关的成语就是“充耳不闻”,它在现代是作为一个带贬义的成语来使用的。但是最初却是非贬义的。

“充耳”是冕冠上的装饰物,又称“瑱”或”黈纩“,是从冠上的玉笄两端下来垂在耳朵两旁的。

《汉书·东方朔传》有载:“冕而前施,所以蔽明;黈纩充耳,所以塞聪。”,《大 戴礼·子张问入官篇》所讲的“黈纩塞耳,所以弇听也。”,所说的就是充耳。《诗经。国风·卫风。淇奥》有记载:“ 有匪君子,充耳琇莹,会弁如星。”,汉毛亨传;“充耳谓之瑱。琇莹,美石也。”;《弁师》:“玉瑱玉笄。”,郑玄注:“玉瑱,塞儿者。”;按制,天子用的 是玉瑱,诸后用石。充耳的象征意义就是表示天子不能轻信谗言,偏听则暗,兼听则明。由此可知,古代“充耳不闻”的含义与现代的含义是大相径庭的。

(5) 及笄年华 (jí jī nián huá)

【解释】:笄:古代盘头发用的簪子。古代女子已订婚者十五而笄;未订婚者二十而笄。指少女到了可以出嫁的年龄。

【出处】:《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笄。”

笄是簪和钗的祖宗。最初,上古先民们把披散的头发挽成发髻,可能是用一根树枝或 细骨,后来学会了刮磨雕刻,就制造了”笄“。周朝时,男女皆用笄约发或固定冠帽,固定冠帽的笄被称为“衡笄”,它也是周朝王后的首服,搭配着六服穿着的, 周朝设“追师”一职来掌管王后的首服。六服就是对应天子的六冕的王后礼服。笄是单股的,整体造型简洁,头部有简单的装饰图案,后来改用金、银、铜等金属来 制作,越来越注重笄的头部的雕琢,越发的精美,就演变成了“簪”。

令月吉日,始加元服。

上面说到男子的成年礼是冠礼,那女子的成年礼就是笄礼,与男子的冠礼步骤相同,均要三加三拜。女子年幼时,所梳的发式是梳丫髻为主的,这种发式又称为“丫头”,发展到后世,丫头就成了年轻女子的代称;成年后梳的是丫鬟,等到出嫁的时候丫鬟又要梳成妇女的发髻。

按周制,女子满十五岁,如果许配了人家,就可以举行加笄礼,由主宾为其梳成年女 子的发髻,在发髻上还要束上一根五彩缨线,作为女子已许嫁他人的标志,待到洞房夜方可由新婿解下缨线,束五彩线时,主宾还要在发上插上发笄,并为其取字, 从此便被视为成人,享受成人的待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