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袍,是源于明代一种汉服形制。是明代男子居家时的外衣,也可以作为衬袍。

道袍直领大襟,两侧开衩,接有暗摆,以系带系结,领口常会缀上白色或素色护领。大袖或直袖收祛。穿着时可配丝绦、布制细腰带或大带。

朝鲜王朝后期的道袍系带变宽,并移到接近正中位置系结。

道袍在古代底层社会劳动者皆有穿着,并非儒生专用,亦非礼服,而是居家常服。道袍的流行变化往往体现在暗摆的结构、衣身长短、袖子宽窄上。从明代小说、笔记的描述来看,道袍总的趋势是两袖不断增宽,大而长的袖子受到人们的青睐,明朝冯梦龙评《挂枝儿》中有一首《子弟》,描写了年轻人的时髦装束:“白绸衫一色桃红裤,道袍儿大袖子,河豚鞋浅后根。”到明末,袍服的“大袖子”已经发展到有些夸张的地步,叶梦珠《阅世编》详细记录了衣身和衣袖的变化:“公私之服,予幼见前辈长垂及履,袖小不过尺许,其后衣渐短而袖渐大,短才过膝,裙拖袍外,袖至三尺,拱手而袖底及靴,揖则堆于靴上,表里皆然,履初深而口几及踊,后至极浅,不逾寸许。”这里说到衣短才过膝、拱手而袖底及靴。

道袍形制为通裁制(上下通直,不别衣裳),直领,右衽大襟,内襟多为直领断衽,袖型直袖大袖皆有。

领子常镶白色或素色护领,以系带系结,衣身两侧开叉,从外襟左侧和内襟的右侧开叉处分别接出一片布,打两道死褶或不打褶,纳入后襟至中脊处,谓之“暗摆”。

(出土道袍实物)

关于暗摆的不完全猜测

道袍的暗摆,多为三幅布接成(见《朱氏舜水谈绮》);可打三道褶或不打褶。其暗摆多为三幅布拼接,加上衣服上的布幅,总布幅数又恰巧为十二幅(前两幅,内两幅,后两幅,双摆各三幅,一共十二幅),也应和《礼记·深衣》中的“制十有二幅.以应十有二月”。象征着一年十二个月中有六阴六阳。暗摆形制众说纷纭至今民间没有完整严谨的复原出来。

(穿道袍的明代士庶形象)

明朝时期的书籍记载

《觚不觚录》中记载: 褶袴戎服也,其短袖或无袖,而衣中断,其下有横褶,而下腹竖褶之。若袖长则为曳撒,腰中间断以一线道横之,则谓之程子衣。无线导者,则谓之道袍,又曰直掇。此三者,燕居之所常用也。迩年以来,忽谓程子衣道袍,皆过简。而士大夫晏会,必以曳撒,是以戎服为盛,而雅服为轻,吾未之从也。

《阅世编》记载:“服各色花素绸纱绫缎道袍,其华而雅重者,用大绒茧绸,夏用细葛,庶民莫敢效也;其朴素者,冬用紫花细布或白布为袍,隶人不敢拟也……予幼见前辈长垂及履,袖小不过尺许,其后衣渐短而袖渐大,短才过膝,裙拖袍外,袖至三尺,拱手而袖底及靴,揖则堆于靴上,表里皆然。”

《金瓶梅词话》第三十回:“翟管家出来,穿着凉鞋浄袜,丝绢道袍。”

冯梦龙所著 《喻世明言》第一卷:“那典铺正在蒋家对门,因此经过。你道怎生打扮?头上带一顶苏样的百柱鬃帽,身上穿一件鱼肚白的湖纱道袍,又恰好与蒋兴哥平昔穿着相像。”

《石点头》第四回描写道:“方氏正倚着门屏邪视,只见一个后生,撇地经过。头戴时新密结不长不短鬓帽,身穿秋香夹软纱道袍,脚穿玄色浅面靴头鞋,白绫袜上,罩着水绿绉纱夹袄,并桃红绉纱裤子。手中拿一柄上赤真金川扇,挂着蜜蜡金扇坠,手指上亮晃晃露着金戒指。”

《云间据目抄卷二·记风俗·服饰部分》:“布袍乃儒家常服,迩年鄙为寒酸。贫者必用?绢色衣,谓之薄华丽。而恶少且从典肆中,觅旧段旧服,翻改新制,与豪华公子列坐,亦一奇也。春元必穿大红履。儒童年少者,必穿浅红道袍。上海生员,冬必服绒道袍,暑必用骔巾绿伞。虽贫如思丹,亦不能免。更多收十斛麦,则羢衣巾盖,益加盛矣。余最贫,最上俭朴,年来亦强服色衣,乃知习俗移人,贤者不免。

朝鲜道袍的遗存

男装衣短,裤长肥大,加穿坎肩,也有外着道袍或朝鲜长袍者。道袍是过去士大夫、儒生的常服,后成为男子出门时的礼服。长袍当大衣穿,有单、夹、棉之分。 其道袍形制源自其宗主国——明朝(中国),朝鲜道袍后期系带变宽,并移到接近正中位置系结。但由于朝鲜文化和生活习惯的独特性,朝鲜道袍逐渐形成朝鲜特色。但要说明的是朝鲜道袍由于明亡后,服装逐步国俗话,其暗摆在明代道袍的基础上逐渐演化出自身的特色。

(朝鲜道袍 暗摆展开图)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