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为什么每个女孩都有个穿越梦,看看这些就知道了!

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

有人曾说,一个女人优雅的气质一定与她的穿着打扮有关。这句话虽不完全正确,但是在某种程度上也能说明衣物首饰对于女人的重要性。

在古代,首饰不仅是一种装饰品,它还是身份地位的象征。那么古代的女子都佩戴什么首饰呢?一起来看看吧。

笄是古人用来簪发和连冠的饰物,是簪、钗的鼻祖。在古代,女子插笄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必须举行“笄礼”仪式,和男子的“冠礼”一样,都代表着成人的仪式。从周代起,就规定女子在订婚以后、结婚之前要完成笄礼。

一般是15岁时,由母亲给女儿梳头发、挽发髻,然后插上发笄,寓意“成年了,开始人生另外一个阶段”。笄的材质各种各样,达官显贵们一般都用金笄、玉笄,而平民老百姓们大多使用木笄。

电视剧《芈月传》中一开始芈月头上插的就是骨笄。

笄是春秋战国时期固定发髻的用具,从春秋战国时期出土的实物来看,一般为木笄、玉笄、竹笄等。

簪由“笄”发展而来,后来所有绾髻的首饰都可以称为“簪”。

在民间,富贵之家多用玉石、银簪,而贫苦人家会用骨簪、木簪。但即时是普通人家嫁女儿,银簪也是必不可少的东西!陪嫁用的银簪,一般都会受到珍视,有的一辈子都会不离身。

簪也是一种求爱礼物,如果一个男孩送给自己的心仪女孩一支漂亮的发簪,或许能收到意外的效果。

《笑傲江湖》当中,林平之和岳灵珊在面摊吃面时,岳灵珊见别的女人发簪漂亮,林平之看在眼里,偷偷买了发簪送给岳灵珊,也为他们后来的爱情种下了一颗种子。

钗和簪都一样,都是发饰,唯一不同的是,簪是一股,而钗是双股。它不仅是饰品,更是一种寄情的信物。在古代,恋人分离的时候都会互赠信物。

女子就将头发上的钗一分为二,一半赠予对方,一半自留,以表思念。钗从发明出来后,就一直是女人主要饰品之一,即使到了现在,它都在梳妆品里占有一席之地——发夹,就是从钗演变来的。

白居易的《长恨歌》中有一名句:“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讲的就是杨贵妃把钗一分为二,自己和唐明皇各执其一。

华胜

华胜又称“花胜”,通常制作成花草的形状佩戴在发髻上或者额前。

皇宫贵族的女子所佩戴的大多做工精美,样式复杂。而民间的则较为简陋。无论工艺如何,华胜都可以说是一件非常凸显女人气质的饰品。

步摇

步摇是在顶部挂珠玉垂饰的簪或钗,是古代妇女插于鬓发之侧以作装饰之物,同时也有固定发髻的作用。

一般形式为凤凰、蝴蝶、带有翅膀类的,或垂有旒苏或坠子,走路的时候,金饰会随走路的摆动而动,栩栩如生。

张钧甯在《海上牧云记》中饰演九州第一美人,她干净的气质穿上白色的宫服显得出淤泥而不染,给人清透亮丽的气质,白色的步摇显得整个人清艳脱俗,雅丽娴淑。

梳篦

梳篦简称“栉”,与簪、髻、钗、步摇等并称为中国古代八大发饰之一,昔日为宫廷御用珍品,故有“宫梳名篦”之誉。

梳篦在古时是人手必备的发饰,尤其是妇女,几乎梳不离身,时间一久,便形成插梳的风气。

这样多方便,头发凌乱了,随手从头上取下梳子就可以打理头发了。

抹额

抹额也称额带、头箍、发箍、眉勒、脑包,汉族服饰,明代较盛行。

妇女包于头额,束在额前的巾饰,一般多饰以刺绣或珠玉。

专制清王朝对下层小吏和民间百姓的额饰材料作了严格规定,除皇室外不能使用明黄色,不能使用龙凤图案。

非富贵之家不能使用金、银、宝石等装饰抹额。所以,《红楼梦》中华丽的抹额不仅是富贵的象征,更是权利的代表。

珥珰

珥珰,俗称耳坠,古代称它为“珥”、“珰”等。耳坠是国人佩戴历史最悠久、最普及的一种饰物,至今长盛不衰。

刘亦菲版《天龙八部》她扮演的王语嫣太美了,尤其那欲语还羞不胜娇嗔的眼神,以及言行间属于少女的娇憨情态,还有那一对秀美的耳坠,成就了神仙姐姐的盛世美颜。

璎珞

璎珞是古代用珠玉串成的装饰品,多用为颈饰,璎珞原为古代印度佛像颈间的一种装饰,后来随着佛教一起传入我国。

唐代时,被爱美求新的女性所模仿和改进,变成了项饰。它形制比较大,在项饰中最显华贵。

这些配饰简直太美了,把女性的柔美完美地衬托出来,这也是每个少女心中的一个梦想。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