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的世界遗产大会,将于6月30日至7月10日在阿塞拜疆巴库举行,这次中国申报的项目是良渚古城遗址。

良渚古城遗址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距今已有5300-4300年历史,系目前长江流域、中国境内乃至整个东亚地区规模最大、年代最早、功能最复杂完整的史前城市文明。由于时代久远,良渚古城遗址还存在着一些未解之谜,我们将通过一些考古专家的发掘研究成果,为大家揭开古城的城墙之内——王城先民们住、食、行、乐的神秘面纱。

住篇:安身立命知何处

选址之谜

纵观我国历史,都城的选择对每个政权都至关重要。我国都城所在地的选择原则,通常情况下需要具备如下几个重要的地理因素:

第一个因素是探求国土的中心点——不是数学上确切的求中,但也不会偏离太多。

第二个因素是要利用交通要冲。

第三个因素是凭恃险要的地势,正如《易·习坎》所说:“王公设险,以守其国。"这里所说的险,指的是地险,也就是山川丘陵的险要去处。例如,公元690年,武则天迁都洛阳,正式称帝,废“唐”立“周”。在“西北长安”和“东都洛阳”之间,她为何选择了后者?因为洛阳有100多公里的崤山阻隔,易守难攻,这道天然屏障可以有效阻挡敌军。并且,长安位置较偏,对全国的掌控力不够,而洛阳位于当时的国土中心位置,还掌握了运河这条沟通长江南北的动脉。

洛阳城复原图

而在良渚遗址区内,有一座面积290万平方米的王城,与北京颐和园规模差不多。这座王城,大致以良渚遗址区的莫角山遗址为中心,东西长约1500-1700米,南北长约1800-1900米,略呈圆角长方形,正南北方向。

但它的选址,似乎颇不合常理:首先,定都此处不符合“探求国土中心点原则”。因良渚地区位于中国长江中下游,范围约等于目前江浙沪的区块,但王城遗址地处浙西丘陵山地(天目山余脉)和杭嘉湖平原的过渡地带。这样选址,明显“偏心”。

同时,在“险要地势”这个方面,良渚王城选址也令人意外。今天如果你朝着王城遗址走去,会发现那是一望无垠的平原。现在这样,几千年前应该也是如此。这也就是说,良渚王城附近根本没有崇山峻岭和大河急流,几无可以依赖的险要地势。

良渚古王城复原图

这不由得令人迷惑:良渚先民怎么会在这个地方建造王城?

良渚王城有九座城门,但只有一座旱门,剩余八座皆为水门。这是因为当时的畜力运输尚未普及,轮式交通工具还没被创造出来。而王城中人群大规模聚集,需要足够的物资供给,于是良渚人的物资交换一般依赖于短途人力和远途水运运输。恰好,王城所在的杭嘉湖平原水网密布、河道众多——在优越的水上交通环境中,无论是主食稻谷,还是建筑材料,或者陶器等日用品,都可以通过水路交通运输到城内。

因此,良渚王城之所以建在我们如今所见的地区,专家推测交通因素占了很大的比重。

城墙之谜

作为我国都城最有力的防御设施之一,城墙具有一些共同特征:墙体很高,四壁陡峭难以攀爬;城墙上面是平整的通道,通道中不允许修筑房屋住宿;城墙通常是四面闭合,类似于规整的四方体。

与常规的都城城墙相比,良渚王城的城墙显然很不“达标”。首先,它并不完全由垒石夯土围合,而是与四周的低矮山丘连接而成:北城墙充分利用黄泥山和馒头山两座黄土山;东端利用雉山作为制高点;西城墙以凤山及北部低矮山体夯筑而成。这样一段墙一段山的城墙,根本不存在“闭合”,无法有效隔离人群。其次,城墙与山体连接处,并未显示出陡峭壁体的迹象,而是异常低缓,据考古人员称,城墙朝外的坡度只有约30°,朝内的坡度也不过约45°。也就是说,人们能够轻易地从两侧行走到顶部。为此,有人戏称,那不过是一个“巨大的滑滑梯”。

良渚古城布局

为什么良渚先民会造出这么一座毫无防御功能的城墙?当时良渚王城的城墙,可能出于宗教目的而修建。先民通过修筑比一般建筑物更高大醒目的墙体,衬托这座城池的宏伟庄严。如果结合良渚发达的水上交通,那些后世用以抵御外敌的城墙,也许只是良渚人用来与外界交流,并仓储转运物资的。另外,也有专家根据城墙上面发现的房屋基址推断,当时的城墙可能还具备居住功能,因为良渚城墙的宽度有40-60米,与今天50米短跑赛道的长度差不多,可以并列建造好几幢房子。

王陵之谜

我国古代帝陵选址很讲究“规矩”:必须依山而陵,后续帝王还要葬在附近。所以帝陵通常面积广阔,位于皇城之外,远离城市核心生活区。例如明十三陵:此地距离北京约50公里,处于东、西、北三面环山的小盆地之中,自永乐七年(1409)五月始作长陵,到最后一帝崇祯葬入思陵止,期间230多年共埋葬了十三位皇帝。

明十三陵布局图

在良渚莫角山遗址西北部被发现的反山王陵,根据其出土器物至高无上的等级与配伍,研究人员推测埋葬的死者应该是良渚王国的统治阶层,甚至是国王与王后。

但这座王陵却“不同寻常”:首先,它与宫殿区直线距离竟然不到一公里,而且同处于王城内。让阴阳相隔的人们做邻居,这明显违背了王陵选址原则,也是我国自古以来较为忌讳的。其次,这座王陵并没有依山而建,它本身就是一座低矮山丘,当地人称之为“反山”,因此被命名为”反山王陵”。最让人感到迷惑的是,历经多年考古发掘,到目前为止,良渚尚未发现其他堪称王陵的墓葬群,只有反山王陵孤立存在。

莫角山修建时景象复原

专家猜测,这可能因为当时还没有形成所谓的“风水”或选址观念体系。位于河南安阳的殷墟王陵,是我国目前已知最早、最完整的王陵墓葬群,被人们认为”开创了中国帝王陵寝制度的先河”,验证了后世王陵的那一套规则。而良渚文明,比殷商王朝(约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早了至少两千年,所以有所不同应属正常。

食篇:百事随缘饮食鲜

主食之谜

在都城定居,首先要解决头等大事——吃饭。隋炀帝登上皇座后不久,就开始为粮食问题伤脑筋。皇城中人自己不种田,粮食供应很大程度上要靠南方的漕运。然而,长安城外交通地势复杂,经水路到达长安的粮食数量很有限。每当关中遇到灾荒,官民就推推搡搡地到洛阳就食。终于,公元605年,隋炀帝下令开凿运河。就在第二年,国家粮仓“回洛仓”兴建。据考古发现,回洛仓约有粮仓220座。按分布规律推断,隋时约有仓窖700多座,总粮食储量可达4亿斤。隋唐时期,我国的总人口才四五千万,而“回洛仓"既非最大的,也非唯一的粮仓。可见,都城储粮一般超过人们实际需求量。

回洛仓C47窖,储粮空间充足

回到5300-4300年前的良渚王城,经研究人员测算,城内及外郭的人口规模在9000-14000人左右;外围的人口则在7000-10000人之间。而通过王城内的考古发掘,人们在宫殿区的莫角山台地东坡,发现了大量堆积的炭化稻谷,从而判断这一片应建有大型粮仓,考古人员将其称为"皇家粮仓”。这说明,当时已大规模囤积粮食,供城内王族与居民食用。

然而,专家推测良渚的这个粮仓中只有约数十万斤的稻谷。如果按每人每天一斤稻谷的食用量计算,一年下来良渚王城的居民需要消耗不少于300万斤稻谷,光靠存粮显然行不通。而且,在良渚王城遗址区内没发现任何有过稻田的痕迹,那他们又是怎么解决吃饭问题的呢?

当代和良渚炭化稻谷对比

从良渚周围更广阔的范围来说,当时的杭嘉湖平原都是粮食产区,生产的稻谷依靠水运被源源不断地送到良渚王城,以备贵族和手工业者储存食用,这完全说得通。

饮水之谜

水是生命之源,据说人类三天不饮水,就会有性命之虞。对目前的我们来说,拧开水龙头即可续命。而古人想要获取饮用水,主要靠挽起袖子动手凿井。同在江南水乡的苏州澄湖遗址,展示了5500年前人类生活的痕迹。这里有原始村落和水稻田等地貌遗址,更重要的是考古发掘了水井402口。这个数量,足够解决当时居地人们的饮水难题。同时,除了饮水,水井还有更多意义:原本生活在江河、湖泊旁的人群,可以在凿井技术的支持下离开水源,选择更适合居住的地方。

口字型大井,木构井架,浙江余杭庙前遗址出土,良渚博物院藏

据已知的资料显示,良渚有一座由许多粗大方木围合成口字型叠砌而成的大井,再结合其他水井遗址,不难推断,良渚人也通过凿井来获取饮用水。可在目前考古发掘范围内,这些数量的水井,根本难以支撑城中居民日常用水。

高坝低坝形成的库区推测

水井不足,河水不行,那良渚王城的居民到底如何解决饮水问题?

从已出土的陶器看,当时的居民,虽不具备烧制今天的大水缸的技术,但生产出了很多体量较大的陶尊。有些陶尊的直径达到42厘米,高度达到33厘米,容积大约能达40多升,但至少够人们解决几天的用水需求。

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出,良渚先民们会通过水井解决一部分饮水需求,同时会使用大型陶尊在多雨的江南承接雨水,也会用它们来实现河水的存储与净化。

进食之谜

在我国,每逢年节,家家户户都是众人举筷,同享佳肴。往回追溯,我们会发现唐宋以来的画卷里,留下的都是君臣、家人共食的团圆画面。

敦煌473窟的唐代《宴饮图》描摹图

在良渚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