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壹 ·

香囊又名香袋、花囊。香囊与荷包并非同一种物件。它是古代劳动妇女创造的一种民间刺绣工艺品。是以男耕女织为标志的古代农耕文化的产物,是越千年而余绪未泯的传统文化的遗存和再生。

现在的香囊是用五色丝线缠成的。 它是用彩色丝线在彩绸上绣制出各种内涵古老神奇、博大精深的图案纹饰,缝制成形状各异、大小不等的小绣囊,内装多种浓烈芳香气味的中草药研制的细末。古代的香囊是用来提神的,也有用香料来做的,因其香适合很多人的喜欢,后逐步改为纯香料。有用碎布缝成的,内装香料(用中草药白芷、川芎、芩草、排草、山奈、甘松、高本行制成),佩在胸前,香气扑鼻。 陈示靓的《岁时广记》引《岁时杂记》提及一种"端五以赤白彩造如囊,以彩线贯之,搐使如花形。"以及另一种"蚌粉铃":"端五日以蚌粉纳帛中,缀之以绵,若数珠。令小儿带之以吸汗也"。这些随身携带的袋囊,内容物几经变化,从吸汗的蚌粉、驱邪的灵符、铜钱,辟虫的雄黄粉,发展成装有香料的香囊,制作也日趋精致,成为端午节特有的民间艺术品。香囊质地种类很多,有玉镂雕的,金累丝、银累丝、点翠镶嵌和丝绣的。一般制成圆形、方形、椭圆形、倭角形、葫芦形、石榴形、桃形、腰圆形、方胜形等等,囊多是两片相合中间镂空,也有的中空缩口,但都必须有孔透气,用以散发香味。香囊长约十厘米,宽五厘米,厚二厘米。顶端有便于悬挂的丝绦,下端系有结出百结(百吉)的系绳丝线彩绦或珠宝流苏。制作香囊的材料主要有苍术、山奈、白芷、菖蒲、藿香、佩兰、川芎、香附、薄荷、香橼、辛夷、艾叶,另加冰片,还可以适当加入苏合香、益智仁、高良姜、陈皮、零陵香等药材。铜镂雕寿字纹香囊香囊囊体可采用单面绒布等布面材料,囊体可根据需要作成多种造形和花色。

关于香囊的故事传说:安史之乱起,唐玄宗带着杨贵妃一行人仓皇西狩,马嵬坡六军不发,唐玄宗牺牲了杨贵妃的生命,让她独自去承担酿成国家战乱的责任。杨贵妃被绞杀后,尸体被匆忙就地埋葬。待到收复西京以后,唐玄宗派人悄悄将她的遗体移葬,办事宦官发现贵妃的遗体只剩下莹莹白骨一架,唯有临死时佩戴在胸前的香囊还完好似昔,他把香囊取下复命。垂垂老矣的太上皇玄宗见到香囊睹物思人,当年骊山歌舞的欢乐宛在,伊人的浓爱只留下眼前这只香囊!他把香囊装入衣袖,不禁老泪纵横。八十年过去后,诗人张祜感叹此物此事,写下了《太真香囊子》一诗:蹙金妃子小花囊,销耗胸前结旧香。谁为君王重解得,一生遗恨系心肠。

· 贰 ·

原指团扇,后泛指各式扇子。《朱子语类》卷九四:"譬如扇子只是一个扇子,动摇便是用,放下便是体。"中国传统扇文化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集成部分,它与竹文化、道教文化、儒家文化有着密切关系。

扇子

历来中国有"制扇王国"之称。扇子史传上最初称为"五明扇",据传是虞舜所制。晋代崔豹的《古今注·舆服》记:"五明扇,舜所作也。既受尧禅,广开视听,求人以自辅,故作五明扇焉。秦,汉公卿,士大夫,皆得用之。扇子的种类包括羽毛扇、蒲扇、雉扇、团扇、折扇、绢宫扇、泥金扇、黑纸扇、檀香扇等等。中国传统的扇文化起源于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在烈日炎炎的夏季,随手猎取植物叶或禽羽,进行简单加工,用来挡住太阳产生风,故扇子有障日之称,这便是扇子的初源。"以木曰扉,以苇曰扇",最早的扇子是用苇做成的权力象征物,扇子起初的功能并不是用来纳凉,而是统治阶级为了彰显自己的地位与特权的仪仗扇。因扇子多见于皇宫中,所以扇子又叫"宫扇"。 隋唐之后,羽扇与纨扇大量出现,而这时期的文人墨客喜爱把玩扇子,视其为"怀袖雅物",一些诗人词人,除了饮酒作诗,经常边摇纨扇边吟诗作赋,在这一时期,与扇子有关的诗词大量出现,像李峤的《扇》、白居易的《白羽扇》、唐怡的《咏破扇》等等。

古代文人墨客要是手中无扇,就像小资不养宠物狗一样,显得有些没品位。到了清代,不光是文人墨客,就连踏入仕途的官员、账房先生,甚至是处于社会底层的各色人等也喜欢摇扇"摆造型"。扇子综合了雕刻、编织、编结、书法等多种艺术的技法。折扇两旁的2支扇柄,俗称大骨或大边,上面镌刻字画;中间众多的扇骨,俗称小骨或心子。扇骨的装饰技法很多,有的螺钿,有的髹漆,其中金星珊瑚是以珊瑚红漆为底,上洒银末,闪烁如星。扇子下端的扇头式样有竹节、梅花、小花瓶、大钩如意、荸荠圆头等约 100多种。扇坠以玉石、桃核、橄榄核雕刻而成,或编结流苏,摇晃生姿。刺绣扇套,既美观,又耐磨、实用。在檀香扇、骨扇、象牙扇、贝壳扇的扇面上,镂空成精细的图案。葵扇、檀香扇扇面上的烙画,墨分浓淡,风格古雅。扇子的用途很多,它除了夏日纳凉外,还是评弹、戏曲、舞蹈、曲艺等表演的道具。是一种即可纳凉,也可装饰的物品。

关于扇子的诗句集萃:

《代秋扇词》

【唐】郑谷

露入庭芜恨已深,热时天下是知音。汗流浃背曾施力,气爽中宵便负心。一片山溪从蠹损,数行文字任尘侵。绿槐阴合清和后,不会何颜又见寻。

· 叁 ·

跟珠宝玉石连缀的应称作璎珞,而以丝绣编缀的饰物应称作缨络。璎珞就是将项圈或项链以及长命锁等颈饰融为一体的一种饰物。璎珞的上部,通常是一个金属项圈,在项圈的周围悬挂上各种珠宝玉石;在靠近人体的正胸部位,有时还悬挂着一个类似锁片的饰物。

璎珞

在中国古代,缨络有时也被当作项圈或长命锁的代称。《红楼梦》中就有这方面的例子。如书中第八回,写贾宝玉硬缠着薛宝钗,一定要看她挂在颈项上的金锁,宝钗被他缠不过,因说道:"也是个人给了两句吉利话儿,錾上了,所以天天带着;不然沉甸甸的,有什么趣儿?"一面说,一面解了排扣,从里面大红袄儿上将那珠宝晶莹,黄金灿灿的璎珞摘了下来。

· 肆 ·

中国早期的服装多不用纽扣,只在衣襟处缝上几根小带,用以系结,这种小带的名称叫"衿"。《说文·系部》:"衿,衣系也。"段玉裁注:"联合衣襟之带也。今人用铜钮,非古也。"说的就是这种情况。为了不使衣服散开,人们又在腰部系上一根大带,这种大带就叫腰带,它与今天人们所用来系束裤裙的带子名称虽同,但作用并不一样。

腰带

由于腰带具有这种特殊的作用,所以古人对它十分重视,不论穿著官服、便服,腰间都要束上一带。天长日久,腰带便成了服装中必不可少的一种饰物,尤其在礼见时,更是缺它不可。

关于腰带的系束部位,古时也有明确规定。如《礼记·深衣》记:"带,下毋厌髀,上毋厌胁,当无骨者。"孔颖达注释说:"当无骨者,带若当骨则缓急难中,故当无骨之处。此深衣带于朝祭服之带也。朝祭之带,则近上"。故《玉藻》云:"三分带下,绅居二焉。是自带以下四尺五寸也。"可见腰带的系束部位,完全是根据各种服装的不同形制而决定的。

· 伍 ·

手镯

手镯的作用大体有三个方面:一是显示身份,突出个性;二是美化手臂;三是保健身体。手镯一般佩戴在左手上,镶宝石手镯应贴在手腕上,不镶宝石的,可松松戴在腕部。只有成对的手镯才能左右腕同时佩戴。

"何以致契阔?绕腕双跳脱" 手镯在古代有很多的称谓,"跳脱"就是其中一种,宋计有功所著《唐诗纪事》中有个故事,唐文宗有一天考问群臣:"古诗里有'轻衫衬跳脱'句,你们有谁知道"跳脱"是什么东西?"大家都答不上来。文宗告诉他们:"跳脱即今之腕钏也。" 古代的文学作品中,常见女子以手镯相赠恋人的情节。梁陶弘景在《真浩》中记述了仙女萼绿华曾赠羊权金和玉的跳脱。蒲松龄《聊斋志异.白于玉》中写书生吴生偶入仙境与一个紫衣仙女欢好,临别时,仙女把自己所戴金腕钏送给吴生留念。

手镯作为信物的功能越来越淡了,但它仍然是女孩子们手腕上最美的风景线,古典与现代在不经意间暗暗地联系在一起,戴着手镯的姑娘,可能已经不知道古代女性腕上的玉镯常常背负着盟誓的重托了。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