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朋友会问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明代风格和款式的服饰,在清代还有使用?为什么会在清代的墓葬中出土一些明代风格和款式的服饰?那为什么说明末后汉服消亡断代了?
回答这些问题,首先要分清两个基本的概念:古装和民族服装。在本文——
古装:古代出现过的所有服饰,是过去时间内所有表现为服饰形式的物质文化总和。
民族服饰:体现一个民族思想和文化的传统服饰体系。
民族服饰总是在过去时间内出现并沉淀下来的,但是显而易见的是,民族服饰绝不等同于古装。换句话说:我们今天所见到的所有出土文物、文献和材料,都是属于古代物质文化历史范畴,也就是“古装”,它是一个大杂烩,而民族服饰仅仅与古代物质文化有一部分的重叠,不能等同看待。
因此,不能够拿古代服饰史的理论来阐释民族服饰的问题。
回到主题:汉服的全称是汉民族传统服饰体系,那么显而易见,汉服立足于民族服饰的研究领域,适用于民族服饰的研究理论,而不能用古代服饰史的理论来阐释汉服的问题。
基于此定位,汉服消亡断代的判断理由如下:
01、民族服饰必须活在世俗社会才能延续和演变
对于民族服饰来说,无人在现实生活中作为社交功能穿戴使用,就是在现实生活中消亡。只存在于舞台和戏剧中的不叫民族服饰,叫“道具”。在汉服运动兴起了十多年后的今天,依然是处于大多数国人不认识的状态。
汉服运动十几年来的实践来看,民族记忆存在缺失和空白。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1、被认作古装、穿越、复古;
2、被认为和服、韩服;
3、被认作演出服、COS服、宗教服饰;
4、或者直接归入奇装异服。
以上固然有服装、妆容不得体的因素,更大的原因是民众无民族服饰概念,也无汉族传统服饰的概念。
饮食、音乐、文字、茶酒等文化都不存在无人认识的状况,为什么服饰这一块会出现如此尴尬的场景呢?这是因为汉服体系出现了时空的断层,也就是说,三百多年前这个文化门类被停止发展,时空层面不再有延续性。时隔三百多年再来看汉服,今天的人们自然会有种陌生的感觉,善意的还可以开开玩笑,恶意的就是铺天盖地的语言暴力。那为什么说汉服体系的断裂是从1644年为标志,而不是经常说的从1840年算起?这是因为“剃发易服”政策摧毁了汉服原生态体系。
汉服原生态体系是既可以穿交领,也可以穿圆领,既存在衣裳、深衣制,也流行上下通裁的袍衫制。不同的款式和元素,有着兴盛与衰落的差异,有某时代流行和某时代不流行的区别,有面料、花色的高低阶级,有材质、工艺的经济因素,有风格、特征的审美趋向,但是多种多样的种类以形式和层次并行不悖地长期共存:
在清代,穿“古衣冠”是违法行为、会招致杀身之祸,而宋明时期“穿古服”是个人爱好,两者性质完全不一样。
我们今天社会生活中,的的确确已经把自己的民族服饰忘得干干净净了。而且对于民族服饰的整体性失忆,不是从今天开始的,是从几百年前就开始的。
02、民族服饰是整体体系,不能用元素替代整体
不少反对者认为,根据文物、画作和记载,清初的妇女着装依然保留了一部分汉族女装的特征,根据出土文物,直到清朝康熙年间,还有明代风格和款式的衣物下葬,所以从而论证出汉服并没有消亡,只是后来自己慢慢被淘汰的;还论证出,清末和民国的服饰是“融合”的结果。他们最常用的论据就是民间俗语“十从十不从”:
男从女不从、生从死不从、阳从阴不从、官从隶不从、老从少不从、儒从而释道不从、娼从而优伶不从、仕宦从婚姻不从、国号从官号不从、 役税从文字语言不从。
这段民间传诵的谚语,假设真的反映了清朝的统治政策实行状况,那么足以证明清朝时期汉服体系被摧毁:
因为在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过缺失了一大半人口作为载体依然还健在的民族文化体系;从来没有过在高压的政治环境下,长达260年的系统禁绝下还能健康延续和成长的文化体系。
之所以叫“民族服饰”,就是因为它是上升到民族层面,显然是不分男女老少、高低贵贱的,代表了整个民族的服饰文化体系,前提条件是要涵盖该民族所有人,怎么可能存在一种只覆盖“女”和“少”,不覆盖“男”和“老”的民族服饰体系?怎么可以能存在一种只有“宗教人士”和“优伶戏子”才能穿而普通老百姓日常生活中不穿的民族服饰体系?
本质属性是指具备了该属性,该东西才是该东西,而去掉了该属性,就不是该东西,或者该东西会发生巨大变化,变成另外一种东西——就像心脏、大脑对于人的意义;而非本质的属性,是指不具备该属性,该东西虽然会有功能性的缺失和变化,但还是该东西,没有变成另外一种东西——就像手、腿、耳朵等对于人而言。
覆盖全民、代表整个民族,亦即民族性,这是民族服饰的本质属性,没有听说过世界上存在一种没有民族性的民族服饰,也没有听说过存在一种民族性残缺不全的民族服饰。单独的款式或者元素是撑不起一个完整的文化门类的,更是承担不起汉族的民族性的传承重任。
拿着马面裙、云肩、立领、袄裙等等款式和元素来论证“清朝没有禁绝汉服,而是汉服自己不合时宜,慢慢被时代淘汰”的观点,显然逻辑荒谬。就好比是说,一把火把国家森林公园烧光了,然后摘取了几株花木做盆景,这样就可以指着盆景说:看,我可没有破坏国家森林公园哦,这个盆景养死了说明是它们自己难伺候,不合时宜哦。
03、为什么说清代男装跟汉服没有继承关系?
有人用“十字型平面结构”和“十二章纹布局”来论证清宫袍服是中华服饰文化的继承者。
1、从服饰本身来看,二者是两类不同的事物。衣服形制是各种元素的综合结果,裁剪结构固然是判断服饰的重要标准,但绝非唯一标准,清宫袍服中的马蹄袖、厂字领等等这些重要的元素,都给无视掉了?枯叶蝶再像枯叶,也不是枯叶。和服、韩服、越服、琉球装比起清装来说,更接近汉服的平面结构,那么它们是否也是中华的继承者?还有今天印有十二章纹的T恤,那么这件T恤也是传统服饰了?
2、从穿着之人的认知来看,和服、韩服是深受汉服的影响,结构非常相似,但是它们是日本和韩国的象征文化,不是中国的。
3、元素可以迁移,可以独有但非独占的。元素组成的单品、单品组成的款式、款式组成的种类、种类组成的系统、系统组成的体系,都是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未曾听说把整个体系毁灭之后,用了其中一点裁剪、刺绣、花色和面料,就变成了正统的甚至唯一的传承。
部分代替不了整体,元素撑不起一个体系。
比方说一个果园,本来主流是苹果树,先后开发出红苹果、青苹果、黄苹果等品种,但是有人不仅砍了所有苹果树栽上梨子树,还非要说梨子是黄苹果的继承和发展,原因是梨子和黄苹果都是黄色的,这说法自然可笑。试图把苹果与梨子混为一谈的,与指鹿为马无异。
有人认为20世纪的各种运动才是导致汉服断代的原因。但是问题是在20世纪初,辛亥革命发生时,当时早已没有汉服存在,所以才有时人穿戏服去迎接起义军的记载,才有章太炎把和服上缝个圆标标注“汉”字的做法。当一件事物本身已死而不广泛存在,如何再让其“死”一遍?
的确,汉服复兴的过程中从头到脚一直在说汉民族传统服饰体系曾经消亡过、断代过,这个观点非常不“主流”,非常不讨喜、难听、刺耳,与很多书籍和文章的观点直接冲突,这是基于民族服饰层面,符合历史事实的结论。我们必须反复强调:汉服研究需要跨学科,除了单纯的服饰史学还要有大量学科参与,两者是完全不同的研究领域,光从服饰史角度研究汉服将是非常片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