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

随着传统汉服的积极跨界,汉服的本质属性走向多元化,它们大致可以分为“民用汉服”和“道具汉服”两个方向,目前的现状是道具化的汉服占据了公众对汉服的主要印象,这种印象上的严重失衡,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汉服社团的破圈效果,因此需要强化汉服的“民用”属性,把汉服还给观众,加快汉服社团的“破圈”进程。

一个新形势:

汉服的属性走向多元化

01、

汉服复兴运动,最初阶段基本只追求“民族服饰”这个单一属性,在推广这个单一属性的过程中,汉服界积极与社会各领域跨界合作,包括摄影、电影、电视剧、综艺节目、cosplay、网络游戏、洛丽塔、商业演出等等。

这些领域大多都有很强的演艺娱乐色彩,相比“民族服饰”这个单一属性而言,他们更需要的是层出不穷的新鲜感、吸引眼球的夸张效果、超脱现实生活的穿越想象,换言之,汉服复兴运动不希望汉服走向奇装异服,而这些领域最需要的恰恰是汉服的奇装异服效果,也非常热衷于引导汉服不断超越现实生活,去追求更加奇装异服的效果。

久而久之,汉服的“民族服饰”属性,在很多汉服主题活动中都沦为从属地位,而汉服的众多次要属性,诸如扮演古代人物、扮演古代职业、扮演古代生活、扮演古代传闻、扮演虚拟想象等等,反而在很多汉服主题活动中进入核心地位,也成为越来越多人穿上汉服的主要动机。

我在主观上是很气愤的,但从客观来讲我也知道这是十分合理的。

因为汉服本身就具有多重属性,它是优秀的民族服饰,同时也是优秀的人类服饰,同时又还是优秀的扮演服饰,它不管用在哪里都特别优秀,我只能努力突出我想表达的“汉服”,而无法雪藏“汉服”这两字本身就有的其它含义,也不能抹掉“汉服”这件衣服的其它功能。

当我彻底意识到,耗费我近十年心血的汉服社,社员中至少有七八成是演员动机,是冲着借汉服之名理所当然、一本正经享受奇装异服来的,我能做的,只有将已然走向多元化属性的汉服一一区分开来,找到最接近汉服运动的初中、最接近“民族服饰”的那一类,有的放矢地、有针对性地突出和放大,以改善主次颠倒的现状。

两大突出属性:

“民用”属性与“道具”属性

02、

这种主次颠倒的属性多元化过程,实际上让汉服走向两种截然相反的方向,一个是“民用化”方向,一个是“道具化”方向。

民用汉服,为人民大众所通用,不需要任何知识门槛,只需要基本的生活常识就能理解。专指非演绎性、非研究性的服务于大众日常生活及家庭礼仪的汉族传统民族服饰,主要由便装、正装、盛装、仪装四类汉服组成,分别用于日常休闲、重要会面、家庭庆典、人生礼仪四种主流场合,制作工艺注重领线美、袖线美、摆线美、裙线美的和谐统一、自然灵动,尚用色彩温雅、花纹隐约、质地柔和的面料、里料、辅料,以衬托汉族特有的流线审美。

而道具汉服,主要服务于少数人的扮演需求或学术研究需求,知识门槛比较高,常识几乎没有用武之地,在设计、生产之前,几乎不考虑实际用途,只考虑上镜效果。制作工艺存在上、中、下三等,上等货堪比博物馆的文物复制品,部分可以作为“民用汉服”中的仪装礼服或盛装使用;中等货经常在外形上属于“民用汉服”的盛装、仪装级别,但做工和用料所呈现的品味和品质又只能够得上便装级别,因此除了拍照表演之外,几乎无处可用;下等货,就是“古装”“影楼装”那一类了。

民用化与道具化,这两种方向在本质属性上早已分道扬镳,但却长期混淆不清,对汉服社团的长期运营,直接或者间接地造成了以下三种现状。

三种现状

03、

(1)“道具”属性占据公众对汉服的主要印象——汉服社团百口莫辩

“道具化”的汉服,在汉服运动的本质概念里,本应该是附属地位,而今却占据了公众对汉服的主体印象,让汉服与原本八竿子打不着的洛丽塔、JK制服、COSPLAY等等,深深地捆绑了在一起,让汉服与本该同为国粹的旗袍、马褂、中山装、55个兄弟民族服饰等等,远远地区别开来。汉服社团在这种大形势中,想走出娱乐圈,以民族文化、中华国粹的身份得到外界发自内心的尊重,阻力非常巨大。

当人们都不知道汉服是什么的时候,你说汉服是什么就是什么。

当人们都知道汉服的时候,你想纠正他的思维反而更加困难。

我在大学期间创办的汉服社,原本挂靠在历史文化学院,随着道具化娱乐愈演愈烈,我的母校先后把它送给了美术学院和文学院。指导老师直言汉服社的表现让他非常失望。我对我自己也非常失望,让学校觉得汉服社还是不配留在严肃的地方。

(2)汉服“道具化”现象加重社团圈层化——社员走向观众化

在这种社会氛围之下,普通社员对汉服圈子的依赖会更加深刻,甚至在社团内部也要非常依赖三五成群的小圈子活动,不够活跃的大多数社员,只能以捧场观众的身份参加每一场活动。此时社团活动必须有足够的看点,他们才会参与。这也推动了汉服社活动继续强化“道具表演”色彩,进一步依赖吸引观众的方式,而不是吸引大众的方式,来推动社团的发展,维持社团的活力。由此渐渐习惯了只需要捧场和撑场面的观众,不需要有文化主人翁心态的大众,持续地把大多数社员推向舞台之下的观众席。

(3)主角屈居观众席——社员热情不久矣

其实每个汉族人都是汉服的主角,但汉服的“道具化”,却把汉服社的大多数人都变成了观众,社团无论在舞台上多努力,这些本该是主角的人,长期淹没在观众席,失望、失落、热情消退,都是必然性的结果。

汉服“道具化”,永远只能让少数人在心里穿上汉服,汉服社团要想持续发展,必须改变主次颠倒的形势,通过强化汉服的民用属性,来平衡汉服“道具化”的过度影响,把汉服从舞台上和镜头前归还到每一个观众的手里。

四条策略:

强化汉服的民用属性

把汉服还给观众

04、

第一条:明确社团活动定位·减少概念混淆——推广民用汉服or沉浸道具汉服?

如果不能明确整个社团未来到底要走哪种运营方向,至少每一场活动要明确,这场活动的目的到底是要推广民用汉服,还是要沉浸于道具汉服的演绎,如果是前者,就不要出现道具化的内容,如果是后者,就不要滥用文化复兴的名义。道具确实也是有用处的,但那点用处远远不足以掀起一场社会运动来复兴之,复兴道具,不论在何时何地,都是很滑稽的。

第二条:现代汉服体系本土化——根据本地习俗建设现代汉服“四用”体系!

现代汉服有便装、正装、盛装、仪装四级应用体系,这个体系框架的具体内容,我认为大可不必全国统一,汉服在各地都有方言,汉族节日在各地都有不同的习俗,与民众息息相关的服饰文化,也应该遵循地域色彩。比如我母校的城市,当地几乎只有夏季和冬季,夏季像个火炉,冬季没有暖气,所以汉服体系首先要解决冬暖夏凉的问题,另外每年农历五月十五,当地会举行盛大的“西塞山神舟会”,届时在陆地上抬神舟巡游的人、在长江江心护送神舟下水的人,都需要穿着传统服饰,衣服形制需要尽量简便,材质要耐磨并且透气散热,四面八方过来目送神舟的市民,以及在巡游过程祭拜神舟的村民,也需要根据他们的行动需求和心理表达来选择合适的汉服款式。

民族服饰本就应该为民服务,想民所想,这样的一套汉服体系,不论暂时有多么不完善,对纠正大众心中汉服印象的效果,也会胜过一百场“道具化”的表演。

第三条:社团服务对象家庭化——活动重心从“个人”需求转向“家庭”需求!

汉服社团的活动对象,长期以来都是围绕个人的兴趣爱好展开,事实上家庭才是民族服饰的基础单元,如果汉服社团不仅教会个人如何穿汉服,还能考虑到个人回家之后怎么帮整个家庭穿汉服,那么汉服圈这个“圈子”会不攻自破。随着各年龄层次对汉服的需求被唤醒,汉服市场也会逐渐改善专注于给年轻人生产娱乐道具的风气。

第四条:要由近及远 不要由远及近——身体力行,从自己身边做起。

所有理论,在向其它人推广之前,自己要首先尝试,尤其是汉服的家庭化,如果汉服社团的核心层自己的家庭都没搞定,却要求社员去努力,那必然是徒劳。我接触汉服十四年,我让很多很多人认识汉服、理解汉服、穿上汉服,却至今没有找到一件适合我的父母、我的爷爷奶奶、我的七大姑八大姨他们穿的汉服,我不希望未来我的婚礼上,最适合他们的衣服,仍然只有旗袍、马褂、中山装。

结语

05、

相信人民大众的常识,相信民族的本能。

汉服社团,应该是重生的民族服饰与现代的人民大众之间的一座桥梁,民族服饰是人民大众用自己的生活常识创造和设计的,而不是用书里的教条知识堆砌的,汉服社团也应该学会认同和相信人民大众的常识,相信民族之人对民族之服的本能,不符合常识的道具,再怎么灌输高深莫测的知识体系,人民大众也看得出来那只是道具,不会承认它是民族。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