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汉服与清装定义的区别

2005年,早期的汉服复兴运动中就有了这样的定义:“汉民族传统服饰 (简称“汉服”),是指约公元前二十一世纪至公元十七世纪中叶(明末清初)这近四千年中,在华夏民族(汉后又称汉民族)的主要居住区,以“华夏-汉”文化为背景和主导思想,通过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独特汉民族风貌性格,明显区别于其它民族的传统服装和装饰体系;或者说“汉民族传统服饰 (汉服)”是从夏商周到明朝,在“华夏-汉”民族主体人群所穿着的服饰为基础上,自然发展演变形成的具有明显独特风格的一系列服饰的总体集合。”(张梦玥 《汉服略考》2005年)。这一定义,长期被汉服复兴运动广泛认可,并被汉服现象的研究学者以及在学术圈众多文章论著中被反复引用。

我们在继承汉服运动多年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认识:“汉服可分为传统汉服和现代汉服两个部分……其中现代汉服就是指自辛亥革命以来,在继承传统汉服的基础上,体现华夏(汉)民族传统服装风格、表现华夏(汉)民族文化特征、寄托华夏(汉)民族情感、凝聚民族认同,并明显与其他民族服饰相区别的、由人民群众自主演化的、为现代人服务的民族服饰文化体系。”(周星 杨娜 张梦玥 《从“汉服”到“华服”:当代中国人对“民族服装”的建构与诉求》2019年)

清装是指清代人们所穿着服饰的统称,在200多年的持续发展中,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服饰体系。该时期服饰与之前服饰最大的不同,就是通过“XXXX”和“XXXX”政策,使特定的剪裁方式替代了之前的种种服饰文化体系的传统剪裁,通过历史的整体遗忘和异化,完成了清代服饰统一特色的构建,充分反映其政治性色彩。这种解构、拆分、重组和构建,花费了不少时间,到了清代乾隆嘉庆年间,已经明确演化为厂字襟及镶边、紧衣小袖、袍褂盘扣、袖不盈手、倒大袖等特色特征,其装饰手法和审美趣味也自成体系。因此,不仅旗袍马褂式清装,滚镶厂襟短袄、清马面裙、凤尾裙、鱼鳞裙等等,都属于清装,而不属于汉服体系。

2、汉服和清装在剪裁和外观上最主要的区别

01、上半身宽松度不同:

汉服上半身宽松阔大;清装上半身腋下至肋下紧窄;

图片出自《簪花仕女图》,可能绘制于五代时期,反映出宽博从容的服饰风尚。

战国中期 一凤一龙相蟠纹绣紫红绢禅衣

衣长175cm,袖通长274cm,腰宽65cm,远超人体数据

再来个明代例子:孔府蓝湖绉麒麟补女短衣,通袖长232cm,腰宽59cm

可见,尽管岁月流逝,汉服上身宽松的特征未变。

再来看清装:

清雍正 明黄色缎绣彩云金龙袷皇后朝服,身长139cm,两袖通长180cm,相比较汉服要紧窄很多。

民间女子更是局促,如下图:

清装上半身紧窄。图片源自网络

02、有领无领:

交领汉服是“矩形布帛围作领”,穿着时斜立贴合颈部,其他领形也有边缘;清装是无领和断缝立领,襟边用滚镶充作模拟领;

清装没有用矩形布缝合做领缘,多为无领或颈部缝合一个单独的领圈作为清立领。清装的衣领是在衣襟边缘滚镶的模拟领。图片源自网络

03、襟边几何图形:

汉服襟边方正平直,清装是曲拐弧形。

汉服领襟崇尚平直,上图为深衣的三重领。图片源自网络

即便不是交领,圆领的襟边也是直线,并未曲里拐弯。

清装襟边曲拐,图片源自网络

清装的领襟则明显成“厂字”型。图片源自网络

04、内襟:

汉服两襟交叠内襟完整,或者是半襟,靠系带连接;清装是褂子,内襟缺失,靠盘扣连合。

清装内部视图,红线部分就是清装内襟,图片作者拍摄

可以看出清装的内襟已经萎缩为一小片,完全依靠外面的盘扣固定闭合,内无系带。

05、袼宽与袖形:

汉服宽袼松摆,外衣袖根宽至肋下,故而上身丰伟;清装袼部紧窄,即便袖口宽大,仍为倒大袖结构,垂手如双铃。

清装袼部紧窄 图片源自网络

注意:清装的典型袖子是倒大袖,即袖根窄、袖口大,而汉服的半臂即便袖长较短,但其袼宽(袖根)仍然超过肋下,与袖口是同样宽大的,两边均可运肘。下图为长干寺出土的宋代对襟半袖衫。

图片源自网络

06、袖长:

汉服腹手合袖,清装外衣袖不掩手

汉服袖长为双手置于小腹前相握,袖口要能合拢,图片源于网络

从乾嘉至清末,倒大袖成为清装一大特色,但外衣的袖长均不能腹手合袖。

07、线条

汉服对用横线条慎之又慎,尤其忌在裙装下摆、前襟后裾、袖口、领边使用横线条或包含横线条的弯曲边饰与衣服自然形成的竖线衣褶直角相交叉,以免产生刻板、补丁的观感,而清装则大量在下摆、缺胯开衩、前襟、裙门等处使用宽缘镶边和横条纹,呈现出横竖线条框状交叉的效果;

唐间色裙,下摆和裙门只有竖线条。图片源自网络

清马面裙,下摆和裙门都采用了多重横线条。

清滚镶袄裙,衣裙下摆、裙门、两侧开衩处均使用了宽、横线条。图片源自网络

虽然唐代有横纹的裙子,明代有横襕的马面裙,但不影响整体的飘逸效果,而清装由于外衣下摆和裙门、裙底边加了横条纹,明显呈条框状纹路。

明代袄裙,上衣部分没有装饰襟缘和衣摆,领部也只是白色护领。

08、行走坐姿容纳度

汉服内襟内摆完整,用系带连结衣襟,因此在坐姿和行走时,内襟内摆会大面积露出,时隐时现而不走光,甚至一些款式还使用了外摆、小绶等形式来遮掩缺胯处和裳际以增强威仪感;而清装由于内襟缺失,行走坐姿时可以直接看到内襟缺片。

一般来说,汉服前襟是不开衩的。

汉服圆领袍在坐姿时,交合的内摆露出很多,但仍然能遮蔽裤子。插图作者:徐央

清装袍服没有暗摆,又喜正面开衩,内袍一览无余。图片源自网络

09、腰部收束

汉服袍衫使用系带收束宽松的衣身,清装因在长衫上套穿马褂,在清马面裙上覆盖外褂,没有露出腰带的需求,故而外用腰带这一重要衣冠标志消亡。

革带在袍外是汉服的标志性装饰。图片源自网络

清装以长袍外加马褂为礼服,袍外革带消亡,长袍束布带也很少见。图片源自网络

10、闭合系统:

汉服的闭合方式以结缨系带为主流,布纽隐蔽不突出,装饰性金属纽扣闭合居于次要地位;清装的闭合方式以长脚盘扣为主流,刻意凸显横竖交叉,并将其当作代表性特征,以至于目前在世界范围内,长脚盘扣成为了中国人形象的最典型符号。

交领汉服的系带方式,图片源自网络

清代马褂用一字扣固定,图片源自网络

11、装饰的复杂程度:

汉服崇尚中庸,主流的装饰理念表现为含蓄清雅、过犹不及;清装对局部装饰艺术的强调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服饰每一个细节都无穷精细繁复,充满堆砌和炫技之感。

宋代、明代皇后的翟衣,虽然也是极尽豪华,但是主色调是蓝色,且在整体上,领子、袖口、衣摆平直,除了一道装饰外,全部为主体翟衣服务,装饰虽华丽但有度,绝不琐碎繁复。示例见下图:

清装繁缛复杂的十八滚十八镶,在领口、袖子、腰间开叉、下摆等均有多层装饰条,细节堆砌。

紫色绸绣百蝶镶领袖边大襟女绵马褂,故宫织绣的故事,殷安妮,92页

12、下裙装饰:

汉服有各种各样的围裳,装饰在裙子外面,但是没有凤尾裙这个装饰物。其中较为华丽的装饰,且想要营造出裙子错落有致的效果,可以考虑三角形衣片的围裳。

西安草场坡出土的北魏乐伎彩绘俑,图源网络

这种三角形衣片的装饰,不仅有相当深远的历史渊源,还可以层层叠叠设计,营造出花瓣的效果。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每一片衣片都相对较大,造型饱满,适宜用刺绣点缀,不适宜满绣。

而清装中的凤尾裙,则是若干条细细的布条,纤细瘦长,以色彩绚丽和刺绣繁复为主要装饰特点,下图源网络。

在鱼鳞裙上直接缝缀凤尾裙装饰物的做法,图源网络

3

简而言之:清装就是在清代流行的历史服饰,汉服是汉民族传统服饰体系。清装之前,历代的汉服虽然异彩纷呈,但剪裁、结构、“礼”的传承性、审美都是属于同一个体系,而清装与之前所有朝代的汉服完全不同,属于不同的两个体系。从今天的视角看,清装是古代某朝代服饰,汉服是汉民族古往今来的民族服饰,完全就不是同一个维度的事情。现在却有商家偏偏要混着一起兜售自己的私货,这里面有些人是真不懂真糊涂,而有些人则是揣着明白装糊涂。本文的目的,就是为了让这个混沌了许多年、给了很多人钻空子的模糊地带,一清二楚地暴露出来,帮到更多人,不再受到有意无意地误导。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