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是我国传承千年的传统服饰,是华夏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最近几年,喜欢汉服的市民越来越多,尤其是女孩儿,穿着繁复古风的汉服,衣袂飘飘,出去逛街、旅游绝对是一道别样风景。在武城县,就有这样一对夫妇,他们靠着一双巧手,把汉服定制业务做到了海内外。

在武城县老宫裁缝铺的展示架上,百子嬉戏、金龙腾飞、童子捧花、花草点翠,汉服百子衣尽显富贵华丽。汉服是以华夏礼仪文化为中心,具有汉族独特风格的传统服装和配饰体系。曾经在北京经营服装加工生意的宫宝海和赵秀丽夫妇,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接触到了汉服。

“百子衣是明朝孝靖皇后的出土文物,当时出土了一共四件。这是其中一件的复原款,上面一共有108个童子在这儿嬉戏玩耍。” 老宫裁缝铺经理赵秀丽介绍道。从为客户帮忙制作汉服开始,夫妻俩对汉服深厚的历史及文化底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开始系统地学习研究。“最开始做汉服,就大量的研究汉服的传统文化、形制,代表了什么,有什么寓意。” 赵秀丽说,汉服有自己的形制,不可以随意改变。

由于汉服都有固定的形制,形制的不同,所代表的文化也不同,每种形制的汉服服饰结构、纹饰配件都有不同含义,就连应用场合都有严格规定,这让当时还是“门外汉”的夫妻俩碰了壁。通过学习汉服文化,夫妻俩对汉服的了解越来越深入,做起来也得心应手。2016年春节过后,赵秀丽夫妻俩返乡回到武城老家开起了“老宫裁缝铺”,专门为客户定制汉服。宫宝海所学专业为服装设计与制版,“老宫裁缝铺”开张后,他坚持手工制版,这样可以满足很多特殊体型客户的需求。此外,现在所有的订单都是通过网店去销售。客户自己买布料寄来,从网店拍下制作的工费,再通过客服去跟客户核对数据安排制作,然后发货。

赵秀丽夫妇借助互联网,打开了汉服订制化的销路,生意也越发红火。可就在这时,刚刚培养起来的工人,却离开了裁缝铺,选择了自己创业,有些订单也被带走。刚刚有了起色的裁缝铺,又被打回了起点。为了确保信誉,夫妇两人一边高质量完成订单,一边培养新人。在夫妻两人的坚持下,凭借着过硬手艺,裁缝铺的订单又逐渐增多。老宫裁缝铺经理赵秀丽说:“我们都是靠口碑,通过老客户介绍新客户,大学生客户也不少,目前每个月订单量达到1000余件。”随着裁缝铺生意越做越好,汉服文化对夫妻俩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两人也把弘扬汉服文化当成了自己的事业。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