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估计还有不少萌新

对汉服形制还有所疑惑

直裾、曲裾、袄裙……

这些都属于什么形制呢?

今天,小编就带领大家结合朝代

了解一下典型的汉服形制~

上衣下裳制

“上衣下裳”——上穿衣下穿裳,裳即是裙,它是中国最早的服装形制之一。“裳”在最初的时候,只是将布裁成两片围在身上,到了汉代,才开始把前后两片连起来,成为筒状,就是现在所说的“裙”。

根据古代文献以及出土的人形陶器证明,上衣下裳的服装形制最迟在商代就已经形成,那时的衣袖较短,裳较窄,主要分为常服和礼服。

常服就是日常生活中所穿的衣服,而礼服,只有在祭祀、婚礼等重要场合才能穿着。

西周时,常服仍然以上衣下裳为主流,但衣裳逐渐变宽,而且袖子日趋变大,形成大袖、祛袂款式。

春秋战国时,常服、礼服依旧是上衣下裳制,但大袖在此时只用做礼服。

△春秋战国侍女服饰

秦汉时,民间的常服是上衣下裳制和深衣制(见下文)并存,只不过深衣已经逐渐代替上衣下裳成为主流,此时裳较之前朝更加宽大。

到了魏晋时,常服中的上衣下裳装束已经不受人们所宠爱,再加上受到当时的一部分思潮影响,衣裳日趋宽大飘逸,袖也多变为魏晋风骨式的敞口。

隋唐五代时,“上衣下裳”仍然存在,但已经衰落。

深衣制

先秦时期改革了上衣下裳而作“深衣”,也就是先将上衣下裳分裁,然后在腰部缝合,使得衣裳连属在一起。

深衣“衣裳相连,被体深邃”,其特点是使身体深藏不露,雍容典雅。它是中国最早的“连衣裙”,对礼法慎重的中国传统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细细划分下来,深衣有“直裾”、“曲裾”、“杂裾”等多种分类,但最流行的款式,是直裾和曲裾这两大类。

曲裾深衣,就是衣襟下行弯曲、层层盘绕的衣裙,因为花式繁多,螺旋状灵动多变,并且更贴身严密,一直到汉代都深受大家的喜爱,上到贵族下到百姓,皆着曲裾。

△曲裾深衣

直裾深衣的左大襟从胸前绕到右后方垂直而下,所以称为“直裾”。整体的风格简洁干练、中正严肃,据说日本的和服,就是受到了直裾汉服的影响。

△直裾深衣

襦裙制

襦裙也就是上襦加下裙,本质上其实也是一种上衣下裳制,从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

从战国到明朝的两千多年间,它的长短宽窄有些变化,但是基本形制并没有变化。

汉代时,由于深衣的普遍流行,穿这种服式的妇女逐渐减少。这时襦裙,一般上襦极短,只到腰间,而裙子很长,下垂至地。

魏晋时期,上襦多用对襟(类似现代的开衫),领子和袖子喜好添施彩绣,袖口或窄或宽;腰间用一围裳称其为“抱腰”,外束丝带;下裙面料比汉代更加丰富多彩。裙腰越来越高,上衣越来越短,衣袖也越来越窄。

隋唐五代时,上衣依然为短襦,半臂(属于罩衫,类似于今天的短袖衫)与披肩(属于配饰)构成当时襦裙的重要组成部分。裙子也从腰部系到了胸部,轻松营造大长腿的视觉效果。

宋朝

时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盛行,服装一反唐朝的艳丽之色,开始流行淡雅恬静风。此时除上襦外,女性罩衫流行“褙子”,下裙时兴“千褶”、“百叠”,腰间系以绸带。在裙子中间的飘带上,常挂有一个玉制的圆环饰,用来压住裙摆,保持仪态。

到明朝时期,袄裙很盛行,最后甚至替代了襦裙。但其实袄裙是齐腰襦裙的一种。襦裙可以单襦穿着,也可内辅以诃子、抹胸等。外衣可以选择半臂、褙子、比甲、袖衫等。

不论是哪种形制

汉服都有着独特的韵味

坐时衣带萦纤草,行即裙裾扫落梅

吸引着大家的目光,惊艳着整个世界~

好了,今天的汉服形制就介绍到这里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