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1年上海APEC会议后“新唐装”的方兴未艾之际,互联网上又兴起了有关“汉服”的讨论,而这一次的争论则是把服装样式锁定在了于明末清初消失在中国民间社会的汉族“古装”,一石激起千层浪。由于汉服一词出自互联网上的网友讨论,中国官方也从未对此有过表态,各方对其定义和范畴仍是说法不一,导致了对于汉服和汉服运动的争议和质疑不断。

因此,笔者认为应该针对汉服运动的不同阶段,结合社会公众对于汉服的认知和了解,不断修正汉服概念,在实践中完成汉服复兴的三段使命,进而实现重正汉民族服装之名的可能性。

本文作者

一、第一阶段:汉服与古装

2001年上海APEC会议之后, 网友们指出:“APEC会议上的‘新唐装’是根据清朝‘马褂’设计而成,与真正的唐朝服装没有任何关系,也不属于中国传统的‘上衣下裳’民族服装体系范畴。”最有资格代表中国国家形象的服装,应该是根据中华民族的主体民族——汉族的传统服装所设计,而不应该选用其他近现代社会的时装物品,并抛出了“汉服”——汉民族传统服装的概念。

1、概念上模糊汉服与古装的时间线

根据2003年时,汉网论坛(汉服运动的网络发源地)骨干分子们的讨论结果,认为“汉服是指明代以前,在自然的文化发展和民族交融过程中形成的汉族服饰”。显而易见,网友们所界定的“汉服”概念,基本是以满清政府的“剃发易服”时间点为分割线,借此判定汉族人身上所穿着的是汉族传统服饰或满族传统服饰为依据而确定。换句话说,兴起自21世纪的“汉服”论说,多少是具有一些反“唐装”和反“旗袍”的倾向[1]。

此后,网友们又对“汉服”概念不断修订,但重点也是围绕着时间、地域、范围而修正。如2005年文章《汉服略考》中指出的汉服概念,这一概念也是学术文章中引用量最高的一个概念。文中指出:“汉服是汉民族传统服饰,指约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17世纪中叶(明末清初)这近四千年中,在华夏民族(汉后又称汉民族)的主要居住区,以‘华夏-汉’文化为背景和主导思想,通过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独特汉民族风貌性格,明显区别于其它民族的传统服装和装饰体系[2]。”而其他的一些学术文章也不断在对“汉服”概念的时间和外延做了修订,如增加“上溯炎黄,下至宋明”、“从黄帝即位(约公元前2697年)至明末(公元17世纪中叶)四千多年”的时间范畴。

综上所述,在以时间点为主要界定依据的前提下,网友们所建构的“汉服”更像是特指明末清初前汉族人的“古装”。从这个概念中可以看出,这场以复活“汉服”为载体的“汉服复兴运动”,实际可以被理解为在当前中国社会中试图复活一件消失了的汉族“古装”的文化实践行动。

2、实践中区分汉服与古装的穿着场合

显而易见,在概念中除了穿着时间线的差异外,并不能分出汉族“古装”与现代汉服的差异,这一阶段对于汉服的界定,其实与汉族人的明末清初前的“古装”并没有本质差别。但是在实践中对于是否属于现代汉服的判定又很鲜明,特别是对汉服活动中出现的“影楼装”、戏服做出“上纲上线”的抨击和指责。网友们认为:“影楼装、戏服是从事戏曲、戏剧、等表演演艺艺术中所用到的道具服装,在服装用料、剪裁方式、‘露肉’程度、细节制作上面与汉服有着很大差别。”因此,在正规的汉服活动,特别是祭祀礼仪、节日礼仪等重要活动场合,是不应该穿着影楼装来参加的。影楼装、戏服的场合,应该仅仅是被用在影楼拍摄、舞台表演等特殊场景之中,与汉服复兴有着本质差别。由此可见,尽管“影楼装”、古装和汉服在概念上的区分并不明显,但是在实践中,网友们却非常看重二者之间的穿着场合。

实际上,对于汉服第一阶段的概念定位也是符合2003年汉服运动需要的。因为汉服本身的建构制作,最初大量参照了古装剧、影楼装的设计样式和风格。而为了让公众更好地、直观地熟悉汉服的样式,因此在概念上把现代汉服与传统古装的样式进行了模糊,仅以时间线来区分二者的差异,这样也有利于公众对服装样式的认知,更容易提升大家的接纳程度,甚至是唤回大家的集体记忆。但是在实际活动中,又通过对于具体服装样式的分析,来界定是否应该出现在汉服活动中,进而在群体内部强化汉服与古装的差异,树立起内部的形象认知,区分汉服与古装的穿着场合,建构新的集体认同。

随着汉服这一概念的受众日益扩大,汉服运动发轫十年之后,借助第一阶段概念所取得的成果也有了鲜明的效果——社会上把“古装”的称呼改为汉服。在媒体上经常可以看到“哪个明星穿着汉服最漂亮?”、“大学生们穿着汉服穿毕业照合影”的新闻报道,而打开文章后可以发现,人们身穿的其实是网友眼中的“古装”或影楼装。而这一现象的改变,可以被看做是汉服运动第一阶段的成果,就是把众人眼中的“古装”更名为汉服,进而迅速的扩大了汉服这一概念的受众群体。

二、第二阶段:汉服与汉元素

在2009年汉服运动如火如荼之际,为了促进汉服适应现代社会的日常属性,即应对汉服在重大或特殊“非常”场合出现的局限性,汉服运动参与者还对汉服进行了改良和创新,并推出“汉元素”这一概念,亦即“汉服元素时装”,特指具有某些汉服元素(交领、右衽、系带等)的时装。而且汉元素和汉服便装之间的定义,在本质上并没有楚河汉界。随着汉元素的认知度不断扩大,实际上与汉服款式的特征描述也在日益模糊。

1、概念上模糊汉服与汉元素的款式

随着汉服样式的不断扩大和深入人心,很多汉服运动参与者们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即汉服是21世纪的建构产物,并非是复原自古代的传统服饰。如果从现代的民俗服饰定位来看,汉服的概念更应该以款式与特征来界定,而不是以时间与朝代命名。2010年,有网友开始编写现代体系大纲,2011年,百度贴吧网友“一盏风”在《现代汉服体系2.1版》中明确了“现代汉服”的概念,并且以款式作为了判定标准:“现代汉服是指现代正统汉服的简称,指的是现在这个时代的汉族传统服饰。现代汉服按款式可以分为:内衣、中衣、外衣、罩衫、配饰、首服、足衣七大类;按照功用可以分为:礼服、常服、弓武服饰、僧道服饰、表演服饰、衍生服饰六个部分。”

尽管这个概念并不完善,甚至说是存在着很大争议,但却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在笔者看来,第二个阶段中,汉服的定义重点应在于服饰的形制特征,也就是相对于西式服装的自成一体风格。故第二个阶段的汉服定义应该是:“汉服应指21世纪出现并流行,仿照历史上明末清初之前的汉民族传统服饰形制的服装。其典型特征为:平面剪裁、交领右衽(领子左右相叠,外在看起来如同字母“y”)、绳带系结(没有扣子和拉链,用绳带系结)、上衣下裳、宽袍大袖(泛指礼服,日常中也有窄袖)、衣裾袖口缘边。”

与汉服这一概念相似,汉服运动参与者们对于“汉元素”的描述并不清晰。就像对于汉服主流款式的核心特点描述——交领右衽、无扣结缨、飘逸洒脱,如果对应在“汉元素”的样式上,也几乎是可以重合与一致。对于汉服与汉元素的差异,更多是体现在制作细节和造型外观上,如裙裾是否及地,上衣后背是否有中缝,整体造型是否收腰合身,拼接部分是否使用拉链等,而这些差异在形制概念上则没有明显的文字标识。

因此,对于汉服的第二个阶段的概念实质是在模糊汉服与汉元素的款式样式,进而带来更多的可穿着场合,突破汉服的非日常边界线,扩大汉服的知名度,并且也给时装世界带来新的审美情绪。

2、实践中区分汉服与汉元素的场景

从服装样式的外观上看,汉元素和汉服日常服装的样式更是如出一辙。正如一些排斥汉元素的网友所说,汉元素的流行会阻碍汉服的推广,因为“那些将衣裙做短小的夏装,若本体采用的不是西式剪裁,那也就不是什么汉元素,它属于汉服系统中的便装。” 因此,实际应用中,汉服运动参与者把汉元素时装和汉服礼服的场景做了区分。

像祭礼、成人礼、婚礼等场合,属于严肃性事务、人生重要仪式场景,作为主体者出席时,往往会选择最隆重的汉服礼服,甚至会采取“多层叠穿”的方式,突出服饰的厚重感;像传统节日、宴席观礼等场合,如果仅作为一般观众或参与者出席时,通常会选择日常礼服或汉服便装,突出汉服的传统服饰属性;像日常生活、工作或学习等场合,如果仅作为一件好看、符合自己爱好的普通服饰穿着时,通常考虑是汉服便装、“短打类”汉服或者汉元素,避免与现代社会的“格格不入”的场景。

总而言之,在汉服运动取得一定效果的背景下,也就是第一阶段的汉服概念获得了一定社会认知度后,此时人们对于汉服的概念有了转变,实际上是改“时间线”的分割方式为“款式”的描述,推动穿着汉服的场合有所扩大,也让人们更加熟悉了现代汉服的款式风貌。

三、第三阶段:汉服与华服

汉服概念的第三次变革节点,可以认为是在2018年首届“中国华服日”的推动下而提前出现。实际上,搜索百度百科“华服”词条,可以发现与“汉服”的词条为同一条,这是因为在汉服运动兴起之初,网友们对汉服的定义中就提到了——汉服,又称华服。

然而,与汉服的概念备受质疑相似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